高中历史

法治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指以民主为前提和基础,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世界各国走向法治之路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管子·任法》
“制定宪法与拥立德高望重者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因为人们始终在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
——(古罗马)西塞罗《论责任》
材料二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材料三    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三、其次为民权。故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行使其复决权。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孙中山,民国十三年四月十二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比较《管子》和西塞罗在法的问题上的认识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在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有哪些体现?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听到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消息后非常高兴,他给列宁发去了贺电。贺电中说:“中国革命党对于贵国革命党之艰苦卓绝的奋斗,表示极大的敬意;而且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反映了

A.孙中山向俄国学习的强烈愿望
B.孙中山已经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C.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加快了与中共合作的步伐
D.孙中山决定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来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国民大革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下列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都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B.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二,一曰“平均地权”,一曰“土地国有”
C.“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2年5月,戴季陶在《民权报》上发表的一篇题为《杀》的文章中写到:“熊希龄卖国,杀!唐绍仪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炳麟阿权,杀!”但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并未下令追捕此人。据此可以推断

A.民国初年,国民党与袁世凯存在着激烈冲突
B.辛亥革命后,大众传媒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C.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坚决反对
D.辛亥革命后,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冯自由《革命逸史》载:“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岐、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白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迮,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材料反映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主要作用是

A.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
B.传播革命思想,赢得群众支持
C.革命运动迅速波及全国
D.使清政府统治空前孤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
鸦片战争的狂风骤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教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
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 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未竟的话题。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宪政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1)列举近代英美两国能体现“宪政核心理念与价值”的法律文件并分析西方国家“宪政的具体模式千差万别”的原因。
(2)简述近代前期(1840—1919)实行宪政中国化的重大尝试并分析不利于近代中国实现宪政的因素。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宪政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C.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为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口号和标语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后,在武汉地区出现的标语、口号可能是(  )

A.热烈祝贺孙中山先生当选中华民国大总统!
B.中华民国万岁、万万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毛主席万寿无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文实遵之……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誓词表明孙中山(    )
①坚决推翻满洲政府,建立民国 ②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③不贪恋总统职位             ④追求民族振兴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政的某些措施已经触动了清朝统治的根本,如在政治上宣布预备立宪,在中央设资政院,在各省设咨议局,扩大了民众表达。单纯的封建专制制度已不存在,民主政治及有关法律有些在试行,有些在准备和确立之中,整个政治制度正在向资本主义近代化演变迈进。”上述材料表明

A.辛亥革命前君主专制巳经不存在
B.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
C.“新政”有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
D.“新政”确立了民主政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    )

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

A.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迫使清帝退位 D.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吴于廑《中西启萦运动的比较》
材料二: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材料三 : 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初探》
材料四 :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5世纪左右中国和西方政治状况的区别。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如何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3)结合所学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从民主的形式、范围、性质三个方面比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雅典公民大会所体现的两种民主的主要不同之处。(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