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在重庆市云阳县发现的一张孙中山先生亲笔签署的委任状,云阳籍历史名人程德全投机革命,被孙中山任命为内务总长,而程德全原本是清政府的江苏巡抚。孙中山此举反映出 ( )
A.清朝已覆灭 |
B.封建势力已被彻底打倒 |
C.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 |
D.辛亥革命有明显的局限性 |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 |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
下图漫画是民国初年出现的,拍子上的文字是“袁”,下面的蜘蛛是“滚”。此漫画的寓意是
A.袁世凯使清朝灭亡 | B.袁世凯实现了民主共和 |
C.推翻袁世凯统治,实现民主共和 | D.结束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
1911年11月20日辛亥革命尚在进行之时,天津(清政府控制下)的《大公报》进行了一次征文评比,主题是“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获奖结果统计如下。
类别 |
主张君主立宪 |
主张民主立宪 |
未表明态度 |
篇数 |
11 |
2 |
3 |
以下历史结论最合理的是
A.清政府预备仿行宪政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大公报》倾向民主共和政治 D.时人政治主张的多样化
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对该学者的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①辛亥革命的爆发具有不可避免性 ②清廷改革失败加速革命爆发
③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 ④革命后各种利益集团最终握手言和,结局圆满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梁启超说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B.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
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D.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
下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思想与儒家的‘天下为公’思想有很大不同,他不但吸收了儒家思想的精华,而且融入了中国古代农民起义者的平等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以及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思想。”据此,孙中山为此所提出的具体主张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C.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 D.创立民国,实现共和 |
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A.1898~1900 | B.1901~1911 |
C.1912~1927 | D.1928~1937 |
自1925年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各地为纪念他相继以“中山”命名公园。截至2006年6月,中国已有41家(其中台湾10家,澳门1家),日本1家,加拿大1家,共43家。为纪念一人而命名几十家公园全球也只此一份。对此现象解释准确且组合完整的是
①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得到了各国人民的敬重
②人们对其天下为公、与时俱进等精神品质的尊敬
③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直到今天都始终具普世价值
④以孙中山先生冠名公园,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特定产物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幅对联中的“先行者”是
A.洪秀全 | B.梁启超 |
C.孙中山 | D.毛泽东 |
“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著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首打油诗应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 B.洋务运动时期 |
C.戊戌变法时期 | D.辛亥革命时期 |
“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称颂的这次斗争爆发于
A.广州 | B.武昌 |
C.南京 | D.上海 |
民国八年5月9日晨,蔡元培发表声明称:“北京大学校长之职,已正式辞去;其他向有关系之各学校、各集会,自五月九日起,一切脱离关系。特此声明,惟知我者谅之。”该声明的直接背景是
A.“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引起了学潮 | B.北洋军阀政府镇压学生爱国运动 |
C.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 D.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和约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