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戊戌变法运动兴起原因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是基础 | B.民族危机加深是导火线 |
C.康梁的宣传发动是添加剂 | D.西方政治学说的传入是主要原因 |
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 B.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
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 D.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 |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
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 )
A.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热烈响应 | B.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 |
C.君主专制统治已经不得人心 | D.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 |
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①到北京拜访中国外务部
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
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③④ |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变法过程急于求成 | B.变法内容贪大求全 |
C.变法不能推动社会进步 | D.这是民族危机严重的反映 |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
A.君主专制 | B.联邦制 | C.共和制 | D.君主立宪制 |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
A.形成了一批具备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 | B.革新了中国政治制度 |
C.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 D.起到了思想解放,开创时代新风的作用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明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议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毅说,英国的政治制度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工作中定下了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想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制思想界"。这主要指的是梁启超宣传了 ( )
A. | 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 B. | 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
C. | 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 D. | 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
康有为等人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
A建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 B首要目标是救亡图存
C废除了科举制度 D使中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