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维新时期,法令叠出,所颁诏令未曾提及
A.推行君主立宪制度 | B.设立铁路、矿务总局 |
C.添造兵船,增强海军实力 | D.在京师设立大学堂 |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 |
B.变法得到了农民阶级的支持 |
C.《定国是诏》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
D.变法规定废除科举,改试策论 |
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是
A.《孔子改制考》 | B.《变法通议》 |
C.《日本变政考》 | D.《应招统筹全局折》 |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它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
A.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爱国救亡的作用
C.“戊戌六君子”的英雄事迹 D.思想启蒙的作用
下列国家的改革明显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①彼得一世改革 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③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④戊戌变法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A. | 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 B. | 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
C. | 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 D. | 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
光绪帝利用康有为、梁启超进行“百日维新”,希望借此挽救即将衰亡的大清王朝,也使自己避免成为亡国之君,但最终还是失败,其主要原因是
A.“百日维新”所实行的措施违背潮流 | B.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和破坏 |
C.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 | D.袁世凯的暗中告密 |
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要贡献是
A.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
B.实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 |
C.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
D.沉重打击了清朝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
19世纪中后期,面临民族危机,中日两国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回答23—25题
《应诏统筹全局折》与《五条誓文》 ( )
A.都是改革的施政纲领 |
B.都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法措施得到了贯彻执行 |
C.颁布于新政权建立后 |
D.都表达了统治者的变法决心 |
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 )
A.民族危机的加深 | B.倒幕运动的成功 |
C.西方思想的传入 | D.天皇专制的建立 |
对戊戌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②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③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④是一次资产阶级同封建顽固势力的夺权斗争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历史上的有些改革尽管没有走向最后的成功,但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回答13—15题
王安石变法中以理财为核心,且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 )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 B.农民摆脱了受剥削的处境 |
C.避免了土地兼并现象 | D.彻底解决了“积贫” 问题 |
阿里改革在埃及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开启了近代之门,其作用不包括 ( )
A.改变了社会性质,是埃及走向近代化 |
B.消灭割据实现了全国统一 |
C.培养和造就了第一代新型的知识分子 |
D.建立了强大的军队,以捍卫独立 |
戊戌变法产生的最重要作用是 ( )
A.促进了思想解放 | B.实现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 |
C.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D.挽救了政治危亡[来 |
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有一些历史人物做出了巨大贡献。回答9—10题
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领袖级人物,其中被誉为“东方伏尔泰”的启蒙运动旗手是
A.吉田松阴 | B.福泽谕吉 | C.伊藤博文 | D.木户孝允 |
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领袖人物,其思想被称为“思想界之大飓风”,他发表的奠定了变法思想基础的著作是 ( )
①《变法通议》 ②《孔子改制考》 ③《新学伪经考》 ④《仁学》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但有些改革因本身的缺陷而使改革失败。回答7—8题
始于19世纪初的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进行中存在的问题是 ( )
A.地方势力割据严重 |
B.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
C.形成了富于侵略扩张性的军国主义 |
D.工业发展面临资金匮乏、管理不善的困境 |
在19世纪末,只进行了短短百日的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注定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缺乏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 B.康有为等维新思想家的宣传不全面 |
C.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不支持 | D.领导者的软弱及维新思想的局限 |
制度的不断创新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下列中外改革中,可能导致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①商鞅变法 ②戊戌变法 ③彼得一世改革 ④明治维新( )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④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钱乘旦为《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
材料二 然中国目今情势,舍变法不足以自强,……似宜先遴饬二三忠诚明练督抚,姑参仿西法,试行变革,于用人、理财、练兵三大端,责其所为,不以文例相绳,不为浮言所动,期以年限,专其责成,俟有成规,再迅饬各省循法推广。
──孔祥吉《晚清佚闻丛考》袁世凯呈递翁同龢的说帖
材料三 1898年1月24日总理衙门召见康有为问话。“问:‘宜如何变法?’答(康有为)曰:‘宜变法律,官制为先。’……于是陈法律、度支、学校、农商、工矿政、铁路、邮信、陆军之法,并言日本维新,仿效西法,法制甚备,与我相近,最易仿摹,近来编辑有《日本变政考》及《俄大彼得变政记》,可以采鉴焉。
──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1861年改革是走“西方模式”道路,还是走“俄罗斯特殊性”的道路?其表现如何?
(2)概括材料二、三的变法方案。戊戌变法是按照哪个方案进行的?从中俄改革的方案角度,分析两国改革结果不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