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这是史学界公认的观点。恩格斯_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据此,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你对上述观点有何看法?试论证之。 

来源: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1898年清政府向俄、法、英、德的借款
借款时间
借款对象
借款额(白银)
借款附带条件
1895.7
俄、法
9896.8万余两
1.同意以海关税款为抵押
2.允许俄法参与海关管理
1896.3
英、德
9762.2 万余两
不准改变由英国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的现状
1898.2
英、德
1.127 7亿余两
1.以海关关税为担保
2.以内地的税收(厘金)每年五百万两作抵押
3.由外国人控制海关征收

材料二 《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在香港发表,图中“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对联,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材料三 据统计,自1989年至2001年,中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7万多家,利用外资金额3 814亿美元。引进技术和成套设备、关键设备42 000项,总金额1 283亿美元。目前,世界著名的500强大型跨国公司已有约400家在华投资。2002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招商引资国家。
——高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大借外债的危害。
(2)谢缵泰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这幅漫画的?这幅漫画反映了列强侵华在政治上采取什么方式?结合材料一概括帝国主义侵华方式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招商引资”对我国有何影响?
(4)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向列强大借外债,同今天资本主义国家贷款给我们,这二者有何不同?

来源: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企业

时间
类别
厂矿数
资本额(千元)
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
甲午战争前
商办
53
4 704
22.4z
官督商办、宦办
19
16 208
77.6%
甲午战争后
商办
63
12 465
70%
官督商办、官办
18
5 345
30%

材料二 据统计,19世纪末,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三  19世纪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办有一家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机器磨房也因此被迫关闭。
请回答:
(1)材料一不同时期中国近代企业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外国侵略的加剧,促使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B.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呼声的促进
C.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发生了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变化
D.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政策的鼓舞

(3)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来源: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中后期,日本、中国先后改革——日本实行了明治维新,中国进行了戊戌变法。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1)这两次改革的条件有何相同之处?
(2)这两次改革对各自国家的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戊戌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②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③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④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成功尝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下半期,俄国、日本、中国三国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各国的近代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指出当时三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要障碍分别是什么?
(2)三个国家的改革对这三个国家的君主统治,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中期,正当亚洲各国先后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时候,日本通过维新改革保持了民族独立.并迅速跻身于世界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而中国进行的戊戌变法却没有能够改变中国的命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同原因有哪些?
(2)上述两个事件有何内在联系?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3)指出两国君主对改革(或变法)的态度。说明改革(或变法)对两国君主制度产生的不同影响。

来源:历史重大改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入纳王命。”其主张实际上是要求建立

A.君主立宪政体 B.开明君主政体 C.民主共和政体 D.君主专制政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时效和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趟列车。
材料二 戊戊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科学知识和观念,所教育和培养的完全不同于旧式士人的一代青年学子等等,正是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
材料三 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洋务新政的超越。戊戌新政的口号是“保国”。……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戊戌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即从西方引进的进化论。戊戌新政的主导力量是维新派,他们的社会基础是当时的新兴社会力量一资产阶级。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为深入,不仅已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革,即使是延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更有广度和深度。
——以上材料均摘自《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洋务运动“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时效和意义”的内容有哪些?
(2)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洋务运动?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指出其主要原因。
(3)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来源: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    )
①弘扬民族文化②挽救民族危亡③动摇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根基④发展资本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来源: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上有影响的改革事件有: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
   (1)上述改革中,使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是哪几次?
(2)简述这几次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改革实行的土地政策及其影响。

来源:2009年山东临沂市高二试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   )
①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②核心是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③是民族资产阶级参政的开始    ④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09年山东临沂市高二试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
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 )

A.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热烈响应  B.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
C.君主专制统治已经不得人心 D.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变法过程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贪大求全
C.变法不能推动社会进步 D.这是民族危机严重的反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明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议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毅说,英国的政治制度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工作中定下了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想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来源:2010高三历史选修一综合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的意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