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殖民掠夺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增强了殖民国家的军事实力 |
B.满足了封建主的奢侈生活 |
C.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
D.掠夺了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 |
英国进口税目1842年有1052个,1859年减至419个,1860年减至48个,以后又减至43个。此外英国把极复杂的关税税则加以简化,绝大部分进口商品不予征税,并基本上废除出口税。材料体现了
A.重商主义 | B.凯恩斯主义 |
C.货币主义 | D.自由主义 |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
19世纪40年代英国最终征服印度,马克思感慨说:“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要好些。”下列观点最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
A.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
B.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 |
C.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 |
D.英国征服印度是好的 |
从1545年到1800年,大约有60 000吨白银流向了中国。也就是说,欧洲人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了价值大约226吨白银的货物,这是1500年前欧洲每年购买所有亚洲货物的20倍之多。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B.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
C.西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 D.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松驰 |
“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关于此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
A.欧洲的经济落后导致其贪财成性 |
B.反映了欧洲人屠杀非洲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
C.反映了非洲人对《圣经》的高度认可,不在乎象牙的经济价值 |
D.反映了欧洲人侵略非洲的双重目的 |
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在美洲大陆上,哥伦布纪念日便是纪念欧洲与美洲首次碰撞后,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并被人们称为“种族之日”。这里纪念的是( )
A.发现新大陆的英雄 | B.开启美洲历史的新篇 |
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 D.文明的交流与碰撞 |
1609年,某地成立银行,而后各种银行林立,成为欧洲的储蓄和兑换中心。依靠雄厚的金融力量,此地还开启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和投机,被后人称为“17世纪的华尔街”。“某地”是指( )
A.英国的伦敦 | B.法国的巴黎 |
C.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 D.意大利的威尼斯 |
1863年,李鸿章正全力准备进攻苏州太平军,上海27家洋行联名向他提出,愿意出资修筑一条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由此路以扫逆氛,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列强主动推进中国近代化 |
B.清军得以顺利完成剿杀任务 |
C.列强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
D.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 |
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是由资本主义这样毫无怜惜地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从这一点看,英国要算是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材料中“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的现象( )
A.实现了土地私有 |
B.满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 |
C.推动了英国的殖民扩张 |
D.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大土地所有制 |
有学者认为,西班牙舰队的失败把帝国的秘密送进了英国人的耳中。在一个商业的时代,赢得海洋要比赢得陆地更为有利,也许在1588年,对这一点还并无太明确的认识,可是在下一个世纪,终于成为了每一个英国人的呼声。这表明
A.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 |
B.海洋的重要性日益深入英国人心 |
C.西班牙失去了海外殖民地 |
D.海洋的重要性日益超过陆地 |
17世纪上半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欧洲国家是( )
A.葡萄牙 | B.西班牙 | C.荷兰 | D.英国 |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从而引发了英荷战争。主要是由于该条例( )
A.打击了荷兰海上贸易的垄断地位 |
B.禁止荷兰进行海外贸易活动 |
C.确立了英国的殖民霸主地位 |
D.威胁到荷兰的领海安全 |
下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下列关于三角贸易所产生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 )
A.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但促进了非洲的文明进步 |
B.为美洲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 |
C.客观上有利于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 |
D.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