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的贵金属来到西班牙就像雨点倾注于屋顶,结果全流走了。”该观点是指西班牙掠夺的大量财富( )
A.主要流入王室贵族手中 |
B.主要流向了罗马教廷 |
C.主要流入商品生产发达的国家 |
D.未用于工业而主要用于商业 |
阅读材料,加深对1840年前后中国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出使中国),提出如下要求:……允许英商到宁波、舟山、天津等地贸易……中国在舟山附近割一小岛供英商居住、贮货,在广州附近拨一处地方供英商居住并允许其自由出入,减免英商在广州、澳门的内河运输税等。
——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很快成为华东广大地区对外贸易的中心。1851年,上海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达14702千元。到1860年,更猛增到80545千元,其中进口贸易额为36679千元,10年间增长了5.5倍。
——摘自《伦敦公报》1864年9月20日
材料三 在19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之间,市场结构、商业的金融方面、贸易中心……变化如此广泛、显著和迅速,以致从总的后果来看,似乎是革命性的。
——郝延平《中国近代商业革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英国政府对外贸易和殖民的要求,结合《南京条约》论述英国如何实现这些要求?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成为华东地区对外贸易中心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市场结构、商业和金融方面、贸易中心”变化的主要表现。联系材料一、二,用一句话概括1840年前后中国经济的变化。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富丽堂皇的船只无帆无风也能航行得象箭一样快,……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能在一瞬间传遍世界,镰刀自动收割,纺车自行转动,铁犁自动开沟,而我们仍象过去一样渴望得到面包。”这是l9世纪晚期一位克罗地亚农民发出的感叹,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A.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 | B.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 |
C.生产工具的重大革新 | D.社会矛盾的基本缓和 |
当葡萄牙人在澳门登陆后,中国人见到了神奇的西式钟表和火炮,而葡萄牙人则对中国的瓷器和丝绸惊叹不已。以下哪种史观最能体现上述文字( )
A.阶级史观 | B.全球史观 | C.文明史观 | D.现代史观 |
有学者认为:“没有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 )
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 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 |
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
英国政府1701年9月29日宣布,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混纺品,“除白底棉布以外的所有染过色的白细布、薄毛织品,均封存仓库”。上述“违禁品”一经发现,均予没收。对其所有者和贩卖者课以二百英镑的罚金”。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英国保护自身棉纺织业的发展 |
B.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
C.斯图亚特王朝试图“闭关锁国” |
D.英国为工业革命开拓国内市场 |
《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
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
B.因国家军事实力而转移 |
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
D.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 |
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这里的“向外”是指( )
A.拓展殖民地市场 | B.传播基督教 |
C.煤铁资源的发现和采煤技术的提高 | D.黑奴贸易 |
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
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这里的“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 |
B.传播基督教 |
C.煤铁资源的发现和采煤技术的提高 |
D.黑奴贸易 |
英国某经济学家认为1550—1560年是近代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良机。当时英国人把握良机的方式有( )
①价格革命 ②圈地运动 ③殖民掠夺 ④商业战争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面是1650-185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单位:百万)。对导致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解读错误的是
|
1650年 |
1750年 |
1850年 |
欧洲 |
100 |
140 |
266 |
非洲 |
100 |
95 |
95 |
亚洲 |
330 |
479 |
749 |
A.欧洲人口的增加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欧亚人口增长
C.农耕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亚洲人口的增长
D.非洲人口的下降与罪恶的黑奴贸易有关
下图是美妙的荷兰景致。那一座座深褐色的传统风车不仅是荷兰的标志,还见证了荷兰17世纪作为“海上马车夫”的经济奇迹。对“海上马车夫”的确切理解是( )
A.荷兰的造船业最发达 |
B.荷兰只能依靠替别国运输商品赚钱 |
C.荷兰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
D.荷兰的交通运输业发达 |
托马斯·潘恩说:“在世界的这个广大地区,我们忘记了三百六十英里的狭窄范围(英国的长度),我们因此可以更大规模地传播我们的友谊,我们主张同欧洲每一个基督教徒保持兄弟般的关系,并因为这种豁达的胸襟而感到自豪。”这反映了( )
A.北美大陆可以自由和欧洲发展贸易 |
B.潘恩的思想成为北美人民共识 |
C.北美大陆致力于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
D.北美殖民地独立意识不断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