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
A.实行地税改革 | B.开化社会文明 |
C.引进欧美科技 | D.鼓励工商贸易 |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东京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人教版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材料三:“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地,试看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这五十年的德国如何?俄国如何?美国如何?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真都算得上一日千里!就是英法等老国,又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梁启超·1923)
(1)依据材料一,“五条誓文”给日本的政治近代化提出了什么方向?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天皇政府在政治上是如何革新的?(3分)
(2)材料二中康有为对改革进程的估计是什么? (2分)
对改革之后的中国状况,材料三中梁启超是如何评价的? (2分)
材料一所描述的现象对材料二中康有为的思想有何影响?(1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康梁维新之路不能拯救中国的根本原因。(2分)
面对工业革命的冲击,俄日均选择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的根本原因是两国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
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 D.缺乏民主传统 |
明治维新期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
B.实行废藩置县,废除封建领主制 |
C.废除国内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大力发展交通 |
D.废除土地买卖禁令,统一征收地税 |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推行的措施主要有
①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②实行闭关锁国
③鼓励派遣留学生
④支持尊攘运动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德川幕府统治日本时。国家的结构特点是
A.居民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
B.由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的封建统治体制 |
C.幕府将军实际上掌握统治权 |
D.大名绝对服从天皇与将军 |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 )
A.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 | B.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 |
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 D.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 |
明治维新中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 )
A.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
B.废除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的平等 |
C.提倡武士道精神,实现民族振兴 |
D.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呼、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本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统治的阶级基础 |
在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下列规定中,具有封建性特点的是 ( )
A.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 | B.天皇不得以诏令改变法律 |
C.天皇是军队的统帅 | D.臣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基本人权 |
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客观原因是( )
A.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 B.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
C.新政权进行了有效改革 | D.国际环境对日本有利 |
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B.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
C.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 D.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