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 B.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 D.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最根本的不同是
A.是否实现了富国强兵 | B.是否改变原有的土地所有制 |
C.是否限制了贵族和地主的特权 | D.是否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司马)光言:“方今国用不足,灭害荐臻,节省冗费,当自贵近为始。”……(王)安石曰:“此非善理财者也。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光曰:“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
——司马光《传家集》
材料二 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有财而莫理,则阡陌闾巷之贱人皆能私取予之势,擅万物之利,以与人主争黔首,而放其无穷之欲,非必贵强桀大而后能。
——王安石《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
材料三 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一个小的县城积累之钱米也不少于二十万,各路所积存的钱谷足可支用二十年不匮,《宋史·安焘传》说:当时京城内外府库“无不充衍”。这应该是王安石变法由于鲜明的“理财”观及比较适合当时社会生产情况的“理财”措施而带来的“富国”效果。
——吴玉清《论王安石变法的理财观》
(1)据材料一,指出司马光的主要观点。他与王安石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认为理财的重要保障是什么?并指出“有财而莫理”的危害。
(3)结合所学,列举王安石变法中“理财”的具体措施。根据材料三概括其积极作用。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理由是“上户自足,无假(借)官钱,而强与之,使出息。……名为厚民,实乃剥下;名为惠民,实有利心。”这是反对( )
A.方田均税法 | B.免役法 | C.青苗法 | D.保甲法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荆公知明州鄞县,读书为文章,三日一治县事。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兴学校,严保伍,邑人便之。故熙宁(宋神宗年号)初为执政,所行之法,皆本于此。
—一邵伯温《邵氏闻见录》
材料二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材料三 范纯仁(范仲淹之子)批评王安石:“欲求近功,忘其旧学。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讲五伯(霸)富国强兵之术。尚法令则称商鞅,言财利则背孟轲。”
——《续通鉴纪事本末》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在鄞县推行了哪些变法措施?
(2)根据所学指出,王安石实行免役法的初衷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分析,新政客观上造成了哪些不良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反对派否定王安石变法的理由。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确保社会改革措施顺利贯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宋神宗诏曰:天下商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减价出售)失业。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
材料二 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许至务中投卖,勾行人与客观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
材料三 魏继忠上言:宜假钱别置,不至伤商;贵而稍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国用以足也。
(1)材料一反映北宋什么社会现象?
(2)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北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有什么结果?
读下图,表述正确的是( )
A.商鞅在①处推行了“军功爵制”,并开辟了“五尺道” |
B.北魏孝文帝从③处迁都洛阳后,开始推行了“均田制” |
C.王安石在②处行将兵法,初步改变北宋“积弱”局面 |
D.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在④处将维新思想发展为政治运动 |
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有为人诟病之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
——摘编自程念祺《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
材料二 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苏)辙曰:“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棰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续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了哪些成效。
(2)材料三中,苏辙抨击的是王安石的哪一项变法措施?抨击的理由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初统治者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动乱的隐患远未消除。内有武臣拥兵自重,掣肘皇权,外有契丹重兵胁边,伺机进犯;二是急需充实和调整各级统治机构,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和各项事业。为了应付当务之急和谋求久安之策,宋初统治者确定了“尚文抑武”的治国方略。宋初统治者在政权建设和各项事业中需要大批统治人才,尤其需要重用和补充大批文职官员。还有,宋初形成的新旧贵族仍有很大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影响,借选士制度来摧毁和消除新旧贵族家庭垄断官员的隐患并建立有利于巩固专制政治的官员晋升制度,是统治者必然的政治诉求。宋初在继承隋唐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科举取士名额,确定殿试制度,提高录取后的待遇,完善科举考试的程序(如“封弥、誊录”诸法),使宋代科举呈现出一派新的气象。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主持变法,在其建议下宋神宗于熙宁四年(公元1071)下令废除诗赋、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札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
——摘编自王炳照《北宋的科举制度改革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初科举制改革的目的。
(2)比较北宋初期和中期的科举制改革,指出王安石改革科举制的特别之处。分析其实际效果。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最终以失败而结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 B.损害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
C.与统治者的要求不符 | D.用人不当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商、官(指官吏)三者,国之常官(这里指职业)。……金(黄金,指货币)生而粟死,粟生而金死。本物贱,事者众,买者少,农困而奸劝(劝,活跃的意思);其兵弱,国必削至亡。金一两生于境内(指国内),粟十二石死于境外。粟十二石生于境内,金一两死于境外。国好生金于境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
——《商君书·去强》
材料二 盖制(制,管束的意思)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恶其衰,衰则货不通。”
——《王文公文集》(注:王文公即王安石)
根据材料一,概述商鞅的商业思想。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在农业与商业的关系上与商鞅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试结合变法中的三点内容说明王安石是如何实践“制商贾”的?
王安石在《感事》一诗中写道:“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百姓)。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为解决以上问题,他变法时采取的措施有(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农田水利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材料一 熙宁改制比前两次更为彻底,首先罢试诗赋,独留策论;其次新增大义,地位在策论之上。……熙宁科场改革的另一重大贡献在于王安石主持编纂、作为经义考试统一标准的《三经新义》,即《周礼》、《诗》、《书》三经义,成为科场和学官的法定教科书。
——郑师渠、吴怀祺主编《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
材料二 至于介甫以其书(《周礼》)理财者居半,爱之,如青苗之类,皆稽焉。所以自释其义者,以其所创新法,尽传著新义,务塞异者之口。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新经周礼义》
材料三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并指出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的措施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改革的认识。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最根本的不同是
A.是否实现了富国强兵 | B.是否改变原有的土地所有制 |
C.是否限制了贵族和地主的特权 | D.是否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