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

A.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C.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商鞅主张“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85年,万历皇帝步行十里祈雨。行礼结束后,皇帝发表训辞声称:天时大旱固然是由于他本人缺乏德行,但同样也是贪官污吏溇剥小民,上干天和的结果。现在务必要改弦更张,斥退坏人,引用好人。万历皇帝的言行突出体现了

A.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 B.道家主张“天道自然”
C.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D.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古文字“马”发展演变的过程,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马”字经历了由象形到符号化、由不定型到定型的演变
②甲骨文“马”字线条瘦劲,风格质朴
③金文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成熟的汉字
④小篆笔画圆匀,是秦朝通行的标准文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         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材料中横线上最应出现的是

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戏曲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激发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美时旁听了英国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无甚可观”;而对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问题,李鸿章的回答是:清国政府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这表明李鸿章

A.反对政治变革、出卖国家主权
B.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认识
C.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已等同维新派
D.政治观点与外交理念在当时中国是最先进的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午战后,改良派和革命派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相继登场,他们以各自的斗争形式表现出各自的政治面貌。改良派和革命派的主张相同点有

A.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 B.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
C.革故鼎新,实行君主立宪 D.彻底批判封建专制思想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C.深刻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战时期外国记者到延安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他们称延安是“思想工厂”。在这里产生的“思想”主要是指

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等问题
C.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
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当时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不是取自圣经中的人物和基督教的圣哲,而是取不信基督教的名人,如凯撒、荷马、梭伦、黛安娜、茱莉亚等等,这一做法在当时蔚然成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地位受到冲击
B.宗教改革,使人们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
C.15、16世纪的欧洲人们逐步放弃信仰基督教
D.启蒙运动的兴起,欧洲各国逐步摆脱天主教会的统治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这种观点

A.要求废除天主教及其教会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增强了宗教改革引发的信仰苦恼 D.表达了对民主政治的向往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伦敦博物馆收藏的1849年的蒸汽引犁模型。下列对此模型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它反映了英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成果
B.它反映了工业革命的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领域
C.它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D.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奥地利物理学家恩斯特·马赫指出:“绝对时间既无时间价值,也无科学价值,没有一个人提出证据说他知道关于绝对时间的任何东西,绝对时间是一种无用的形而上学的概念。”这一观点

A.验证了伽利略有关运动的观念 B.促成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C.推动了爱因斯坦物理学的研究 D.启发了普朗克量子假说的提出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它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与这种文学流派风格一致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大卫·科波菲尔》
C.《百年孤独》 D.《格尔尼卡》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是“崇尚丑陋”,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库尔贝的艺术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 B.科技的进步促进文化交流
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依然存在 D.电视是影响较大的传播工具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发展到一个很高的程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他们仍无法脱离一种被安排的环境,即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材料三    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材料四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明理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三概括宋代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特点,并分析该文学形式“兴旺”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概括宋代的文化现象。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的“不利因素”。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道德伦理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新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利已心。……则发达利己之心,实为完成人道主义之根本。人道主义其鹄的,利己主义其经程也;(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
——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
材料二    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倘于政治否认专制,于家族社会仍保守旧有之特权,则法律上权利平等、经济上独立生产之原则,破坏无余,焉有并行之余地?
——陈独秀《吾人之最后觉醒》
材料三    “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
——陈独秀《青年的误会》
请回答:
(1)结合所学指出作者所说的“旧道德观念”指什么?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道德标准”包含哪些内容?
(2)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主要思想观点。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观点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直接原因。
(3)材料三中陈独秀列举的“青年的误会”与新文化运动有怎样的关系?综合上述材料,试分析这场道德伦理革命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19世纪欧洲无数学者和思想家在发展和表达一些新的思想。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有如此巨大的影响,以至可以说是一场思想革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实际上,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作法国人或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作人类的成员。他们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启蒙运动思想家)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为欧美的民主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刘宗绪《世界近代》
材料三    达尔文的革命是19世纪科学中的主要革命。它摧毁了以人为宇宙中心的宇宙观,而且“在人的思想中引起了一场比自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得以再生以来任何其他科学的进步更伟大的变化”……达尔文进化论的巨大的革命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于超出科学之外的内容,产生于人们所说的并存的思想革命。
——科恩《科学中的革命》
请回答:
(1)结合所学,列举“哲人们”发现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哲人们”发现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有何内在一致性?(4分)
(2)根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启蒙运动对欧美政治文明的影响。 (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为什么“达尔文的革命是19世纪科学中的主要革命”?举例说明达尔文进化论影响下中国所产生的思想革命。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我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泛滥,就是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士,提出的忠告在于知耻和守分,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
——梭伦
材料三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指出商鞅变法中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
(2)材料二的诗句体现了梭伦怎样的改革理念?结合梭伦改革内容,举一例说明。指出梭伦的这一改革理念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荆公知明州鄞县,读书为文章,三日一治县事。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兴学校,严保伍,邑人便之。故熙宁(宋神宗年号)初为执政,所行之法,皆本于此。
—一邵伯温《邵氏闻见录》
材料二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材料三    范纯仁(范仲淹之子)批评王安石:“欲求近功,忘其旧学。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讲五伯(霸)富国强兵之术。尚法令则称商鞅,言财利则背孟轲。”
——《续通鉴纪事本末》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在鄞县推行了哪些变法措施?
(2)根据所学指出,王安石实行免役法的初衷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分析,新政客观上造成了哪些不良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反对派否定王安石变法的理由。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确保社会改革措施顺利贯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