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
——枢密副使富弼的上疏
材料二:(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认为)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宋会要辑稿·食货》
材料三:(王安石变法)把农村民户,不论主户和客户加以编制,每10家组成1保,5保为1大保,10大保为1都保,选主户中最有财力和能力的人为保长、大保长和都保长。凡家有2丁以上的出1人为保丁,农闲时保丁聚集练习武艺;平时夜间轮差巡查,维持治安。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材料四:安石既为首相,与神宗天子相知,言听计从,立起一套新法来……专听一个小人,姓吕名惠卿,及伊子王雱,朝夕商议,斥逐忠良,拒绝直谏。民间怨声载道,天变迭兴。荆公自以为是,复倡为三不足之说:“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因他性子执拗,主意一定,佛菩萨也劝他不转,人皆呼为拗相公。文彦博、韩琦许多名臣,先夸佳说好的,到此也自悔失言,一个个上表争论,不听,辞官而去。自此持新法益坚。祖制纷更,万民失业……后人论宋朝元气,都为熙宁变法所坏,所以有靖康之祸。
——冯梦龙《警世通言》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中期面临哪些社会问题?(使用材料原句不得分)
(2)材料二与哪条新法有关?请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变法派推行这条新法的主要理由。(使用材料原句不得分)
(3)材料三与哪条新法有关?根据所学回答,这条新法有何作用?
(4)材料四中作者对王安石变法持何态度?作者认为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使用材料原句不得分)
建设常成为富国强兵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颁布二十等爵制,不论出身,依军功受爵赏,“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斩“五甲首而隶五家”。而对于私斗,则严加禁止,“各以轻重被刑”。
(法令)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就是说单凭血统高贵而没有军功的人,不得列入公族的簿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摘引自刘泽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
⑴ 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这些规定的实行使秦国统治集团的内部构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规定对当时社会制度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材料三 魏源说: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2)材料一反映北宋初年面临着什么问题?后来王安石在变法中又采取哪些对策?
(3)材料三中“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和“训练阵法”分别是指什么?分析其对埃及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
材料二 (王安石 )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 ,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三 (司马光 )请更张新法 ,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3)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4分 )
材料四 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并回答问题。
①图14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4)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4分)
(12分)
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二 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侣道士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景文集·上三冗三费疏》
材料三
材料四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之祸。
——《廿二史扎记》
注:靖康之难指1127年,金军大肆搜掠后,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等北返,北宋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王安石针对“士、兵、工、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例)
(2)材料二中三冗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1分)
(3)根据材料三和已学知识说一说变法取得了哪些成效?(4分)
(4)结合史实评述材料四中的观点?(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