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5)题。
材料一:恩泽子弟,庠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则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 ——王安石
材料二:宋代士人迷恋科举,有谚语道:“做官做不到宰相,考试考不中状元,白做了。”
材料三:右图中为正在假寐的考生做了一个考取状元的白日梦。
(1)材料一中提到当时宋朝实行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制度?
(2)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中左图反映的问题是否相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3)王安石变法中对科举制度是如何进行改革的?
(4)为了培养人才,王安石还对教育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有哪些?
(5)这些措施的实施对王安石变法有何影响?
下列关于北宋初年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 | B.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
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 D.军队增多,战斗力提高 |
王安石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最根本的相同点在于( )
A.变法目的 | B.变法方式 |
C.变法结果 | D.变法的影响 |
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相比更侧重于( )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 B.整顿吏治 |
C.加强中央集权 | D.减轻农民负担 |
北宋立国以来,主要是依赖江南的财富力量,右图所示是太湖圩田,这一成就的出现主要与王安石变法相关的措施是…( )
今日的太湖圩田
A.方田均税法 |
B.青苗法 |
C.农田水利法 |
D.免役法 |
改革与创新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不同时期的改革都与其时代主题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
材料二:(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青黄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争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行矣。(苏辙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商鞅所处的时代背景,从目的和结果方面评述商鞅的重农主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变法中实行青苗法的实质。
(3)有人说,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也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色饕。”该诗赞扬的是( )
A.王安石变法 |
B.戊戌变法 |
C.明治维新 |
D.俄国1861年改革 |
北宋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上户自足,无假官钱,而强与之,使出息”“州县散常平钱(即青苗钱)实不出本,勒民出息”的现象,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官府强制推行官府贷款②青苗法危害了百姓的利益③青苗法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④青苗钱已成为农民的额外负担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王安石变法中,意图“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的是( )
A.青苗法 | B.农田水利法 | C.方田均税法 | D.募役法 |
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 )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有关王安石变法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方田均税法就是按田宙多少收取地税 | B.将兵法改变了宋太祖时制定的更戍法 |
C.保甲法的目的是加强控制与提高军力 | D.进士科不再考诗赋而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
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免役收庸法④方田均税法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①③④ | D. | 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