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张问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材料二 公元前319年,齐宣王即位。他像其父辈那样广招天下贤士而尊宠之,大办稷下学宫。“开第康庄之衢”,修起“高门大屋”,授之“上大夫”之号。勉其著书立说,展开学术争鸣……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
——《中国古代教育史》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我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2010年6月19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出席了维多利亚大学成立孔子学院揭牌仪式。习近平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加强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增进彼此了解和友谊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建立孔子学院,对于增进各国人民同中国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同中国的文化交流,增进彼此间的心灵沟通,都是必要的。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强调“仁”的主要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从战国到汉代时期思想领域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文化两个方面分析其对汉代影响。
(3)据材料三,说明新的历史时期下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阿里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海军和兴办军事工厂,他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改革从长远看对富国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材料二 在曾国藩即将诞生200周年之际,凤凰出版社出版了曾国藩的日记真迹——《曾文正公手书日记》。作为“中国近代化之父”,面对着近代“发捻心腹之害”、俄国“肘腋之患”、英国“肢体之患”等诸多问题,曾国藩开近代风气之先,发起了洋务运动。其手书日记在内容上也为我们展示了有关洋务运动的全新画面。曾氏手书日记中亦是处处为我们展示了曾氏匡时救世的积极行动和主张。如他在同治元年五月初七的日记中写道,“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船等俱为下手工夫,但使彼之长技我皆有之……”。细细观读曾氏手书日记,其中关于洋务思想的史料比比皆是。
请回答:
(1)阿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据材料一说明这次改革使“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你从中了解到的洋务思想是什么?洋务派的目的是什么?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曾国藩等洋务派作了怎样的努力?
一位当代历史学者讨论历史上“焚书”事件出现的时间,指出:根据《韩非子·和氏篇》记载,当局为了推行变法,下令“燔《诗》、《书》并修明法令”,以打击儒家的复古思想。当局还下令禁止任何人透过关系请托,更禁止游说求官的行为。我们如何理解史家讨论的主题( )。
A.文中提及打击儒家复古思想,点出此为晋文公成就霸业时 |
B.史家引用《韩非子》,欲说明战国时期已有燔烧书籍之举 |
C.文中讨论焚书、坑儒之事,用以证明这应是秦始皇的作为 |
D.史家谈及修明法令,属于变法改制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00年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地理世界渐次在西方人面前展开,西方的世界历史观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他们以世界“主导者”自居,把扩张美化为“传播文化”,为世界发展历程勾画了一个西方占主导的发展模式。据下表相关史实,回答问题。
欧洲发展史实 |
欧洲对外扩张史实 |
世界交流史实 |
1.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活动开始。 2.17、18世纪启蒙运动在欧洲开展。 3.17世纪40年代〜18世纪末英法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相继确立。 4.18、19世纪工业革命 |
1.葡萄牙、西班牙分别向亚洲和 美洲扩张;2.荷兰夺取了好望角、 锡兰、马六甲,侵入中国台湾;3.英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 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4.涌现了一批思想家如孟德斯 鸠、卢梭、伏尔泰等,其思想影响世界。 |
1.美洲的烟草、可可、中国的茶叶等在欧洲市场大量出现。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启蒙思想家欣赏中国儒家“德治”思想和科举制。 4.某些疾病开始跨洲际传播。 |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西方史学家关于1500年后世界历史发展的“主导一传播”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得当)
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第一、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第二、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第三、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老子、孔子、韩非子 | B.墨子、孔子、老子 |
C.孔子、韩非子、墨子 | D.孔子、韩非子、老子 |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
有学者将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说的“宗教的理性化”概括为“怀着宗教般的热情赚钱、从事商业和经济活动”。下列教派最能体现韦伯所指的“宗教的理性化”的是( )
A.天主教 | B.路德教 |
C.佛教 | D.加尔文教 |
某思想家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休惕侧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下列选项中,属于上述思想合理延伸的是 ( )
A.“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 |
B.“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
C.“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
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讲师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练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
1549~1560年,约4776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控制下的日内瓦,其中1536人是工匠。他们将技术和资金由奢侈品行业投入普通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这反映出,当时( )
A. |
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矛盾 |
B. |
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 |
C. |
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 |
D. |
宗教改革助推日内瓦经济发展 |
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主张,其意义在于( )
①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 ②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③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④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马丁·路德决心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面对德国方言林立的状况,他“不得不去问一问在家里的母亲们,问一问在胡同里的孩子们,问一问集市上的贩夫走卒,要亲眼看一看他们在谈论时是如何开口的,并按此进行翻译”。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使人人可以阅读和理解《圣经》 |
B.建立民族教会 |
C.推动德语的统一和德意志民族的形成 |
D.清除神学束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