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谈艺录》在谈到中国写意画的创作时提到:“无”实际上是“有”之根本。画“要耐人寻味,就要虚多。虚多者,即告诉人的少,藏起来的多,故人所思的就多。”下列著作中蕴含上述思想的是( )
A.《论语》 | B.《道德经》 |
C.《春秋繁露》 | D.《四书章句集注》 |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最确切的是( )
|
材料 |
结论 |
A |
梭伦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 |
梭伦改革使雅典男性公民在政治上获得了平等的权力 |
B |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
C |
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
反映了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 |
D |
有学者认为:“冷战结束后,两极世界也随之消失,现在世界正处于分散时代。” |
“冷战”结束后国际新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
C.墨子的“兼爱”思想 | D.庄子的“齐物”观点 |
下图为德国发行的马丁·路德的邮票,是为了纪念他对人类历史进步的重大贡献,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比文艺复兴有重大进步,主要表现在他将思想解放的领域扩展到( )
A.下层人民群众 |
B.上流社会 |
C.骑士阶层 |
D.知识阶层 |
下图是一则寓言故事“塞翁失马” 的漫画。故事出自《淮南子》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
A.老子 | B.庄子 | C.孔子 | D.孟子 |
战国初期,楚国准备攻打宋国。当时有一位反对战争的思想家,劝说楚王停止攻宋,最后迫使楚王放弃攻宋计划。这位思想家属于( )
A.儒家学派 | B.道家学派 |
C.法家学派 | D.墨家学派 |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不包括( )
A.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 |
B.引发了社会大变革局面的出现 |
C.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
D.对后来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 |
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
B.制天命而用之 |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变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A.仁者爱人 | B.忠恕之道 | C.克己复礼 | D.中庸之道 |
习近平在2013年3月回答关于中国领导人的工作状况的提问时说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该思想的渊源可追溯到( )
A.儒家的“为政以德”思想 | B.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
C.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 | D.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 |
马克思说:“从那里输入的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话涉及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
A.新航路开辟引发了欧洲价格革命和社会分化 |
B.工业革命为“冒险的远征”提供了物质力量 |
C.开放、扩张的资本主义经济促进世界市场形成 |
D.殖民扩张和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 |
(12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
材料二: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请回答:
(1)结合史实说明海上丝绸之路“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这一“海路”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对外政策。(6分)
(2)指出材料二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
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
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商业革命 | B.价格革命 | C.商业危机 | D.工业革命 |
曾经,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而今,已逐渐成为一个整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德国经济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经超过英国与法国,成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德国的一名外长曾说:“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道:‘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
(1)指出材料一的图中的①、②、③航线哪条是哥伦布的航行路线?依据材料一,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德国外长说这些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