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其意义在于( )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
C.否定了基督教长期传颂的教义 |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鲜卑族封建化进程 |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
据《魏书·文明皇后冯氏传》记载:“(冯太后)性聪达,自入宫掖,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内外。”由此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
①冯太后聪颖惠达 ②冯太后做事果断,具有雄才大略
③冯太后的“登尊极”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 |
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最能体现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 )
A.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 | B.设立民众法庭 |
C.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 | D.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 |
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制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B.诸侯国争霸需要发展生产 |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D.农民的地位比奴隶有所提高 |
世人对战国时期的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商鞅变法采取了( )
A.奖励军功 | B.奖励耕织 |
C.焚烧诗书 |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
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未利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农业阶级的利益 | B.保持和稳定自耕农经济 |
C.鼓励劳动者积极生产 |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
下列古代思想家中,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是( )
A.老子 | B.孔子 |
C.孟子 | D.荀子 |
《全球通史》在记述中国战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 )
A.主要代表人物是墨子 | B.其思想蕴含有发展观、法制观 |
C.主张“治之经,礼与刑” | D.其思想成为西汉王朝治国理念 |
1663年英国颁布《主要产物法令》,其中规定:凡在欧洲各地出产或制造的物品,都必须先输送到英国,再用英国船从英国海港启程,才可以转运到美洲殖民地。此规定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加强与欧洲各国的联系 | B.打破西班牙贸易垄断 |
C.获取垄断性的贸易利润 | D.遏制荷兰商业的发展 |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他们所述的共同目的是( )
A.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 | B.强调教化对人的作用 |
C.实行民主政治 | D.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
19世纪中期英国首相迪斯累利在其著作《西比尔》对他所在时代描绘道:“(它们好像)两个民族,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按照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与新教水火不容 |
B.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
C.19世纪中期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差异 |
D.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相互对立 |
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 B.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 D.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
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