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在1925年毛泽东在一首词中写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一时期,毛泽东“激扬文字”主要表现在

A.写出《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写出《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发表《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
D.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和《论十大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和毛泽东是20世纪的两位伟人,对中国历史发展都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思想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

A.直接来源于西方启蒙思想 B.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C.成为中国民主革命指导思想 D.包含反帝反封建的内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    )

A.营造经济建设的国际国内环境
B.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C.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D.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民主制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杨玉玲在《延安13年和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的历程与经验》中认为:“延安13年和改革开放30年是党的历史上两个最为辉煌的时期。”下列选项中关于这两个时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延安13年中国革命理论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B.改革开放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C.都实现从错误指导路线到正确指导路线的转变
D.都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领导集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下列有关这些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B.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C.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D.戈尔巴乔夫提出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否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能够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以下有关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如今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这样,重工业是不是不为主了?它还是为主,还是投资的重点。但是,农业、轻工业投资的比例要加重一点。”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毛泽东的

A.《井冈山的斗争》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 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下列事件的革命模式与此思想相悖的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

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③中国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部历史著作写到:“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体现在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C.《论十大关系》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思想理论成果。它们回答的共同问题是:

A.社会主义革命问题 B.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C.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问题 D.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
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
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毛泽东思想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