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讲话名称
发表日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4年6月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1985年10月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992年1月、2月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共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进京赶考”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工农武装割据”
C.遵义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不能体现于下列哪篇文章中(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联合政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不断发展。下列各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确立这一方针的历史文献是(    )

A.《论联合政府》
B.《论十大关系》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程思远回忆:“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做了介绍。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这反映了《论持久战》(    )

A.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方向
B.对国民党抗战产生一定影响
C.是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成果
D.对促进国共合作的实现起了积极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习近平指出:“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有其主观因素和个人责任,还在于复杂的国内国际的社会历史原因,应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下列属于毛泽东晚年犯错误的“社会历史原因”的是

A.他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经验不足
B.在建设时期照搬战争年代的成功做法
C.一系列胜利使他晚年产生了骄傲情绪
D.马克思的设想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目前要注意的是,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上面材料引自(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你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的时代背景是(   )

A.国共矛盾的激化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民族矛盾的加剧 D.国共关系的缓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论述道:“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 毛泽东在此强调(    )

A.井冈山斗争艰巨而复杂
B.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意义
C.红色政权的存在是完全可能的
D.工农武装割据只能存在于边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 分)中共在革命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实践,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有效的尝试。阅读下 列材料: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日根据地逐步建立抗日民主政权。……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指示明确规定,在政权工作人员中,实行
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容纳多方,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二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革命的发展形势并指出这一革命实践的指导思想。据材料二,指出该革命阶段的中心任务和指导思想。(4分)
(2)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谈谈中共革命思想和政策调整的依据和特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毛泽东思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