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太阳照常升起,2012年的世界末日预言并没有出现。以下说法与历史不相符的是
A.科幻电影《2012》的世界末日是虚构的 |
B.天主教的末日审判说并没有产生影响 |
C.美国宇航局NASA科学家称2012年12月21号不是世界末曰 |
D.玛雅人并没有预言2012年12月2I号是世界末日 |
一位同学的研究性学习报告中,有以下几个小标题:“默片时代”“有声时代”“黑白时代”“彩色时代”。该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 B.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
C.电影的发展历程 | D.电视的发展历程 |
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当时全世界有6亿多民众能够同时见证宇航员留在月球上的脚印,他们是
A.通过广播收听报导 | B.在电影院观看纪录片 |
C.通过电视观看直播 | D.通过互联网浏览新闻 |
1925年1月,《纽约时报》刊文认为:“在欧洲,电影起了异乎寻常的作用。伦敦现在很多流行的外国语来自银幕。巴黎也处在美国故事片的严重包围之中。”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美国利用电影对欧洲进行文化渗透 | B.电影是传播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 |
C.电影成为欧洲社会的主要娱乐方式 | D.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业中一直占据领导地位 |
2005年美国、埃及科学家联合对金字塔进行大规模考古揭秘,同时向全球电视直播,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这反映出电视艺术:
①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艺术品走下圣殿
②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
③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
④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亿万观众。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累计观众196亿人次,这说明( )
A.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
B.电视作为大众媒体,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方式 |
C.观众必须通过电视才能了解奥运会 |
D.电视给观众带来更具冲击力的视觉享受 |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电影 | B.电视 | C.报纸 | D.广播 |
如图,2011年是电影诞辰116周年,如果你有幸参加了在其“家乡”举办的电影生日庆典活动,除了可以欣赏到电影大片之外,还可以吃到哪种当地的美味
1925年1月,《纽约时报》刊文认为:“在欧洲,电影起了异乎寻常的作用。伦敦现在很多流行的外国话来自银幕。巴黎也处在美国故事片的严重包围之中。”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美国利用电影对欧洲进行文化渗透 |
B.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业中一直占据领导地位 |
C.电影成为欧洲社会的主要娱乐方式 |
D.电影是传播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 |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
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
电视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人们可以坐拥天地。我们在家中足不出户观看体育赛事,文艺演出等现场直播,体现了电视的哪一功能:( )
A.传播资讯 | B.远程教育 | C.娱乐 | D.“复制艺术品” |
19世纪以来,随着物质世界的日新月异,世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各种文学艺术流派深刻反映社会历史现实。请回答17-22小题。
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个文学流派的共同点是( )
①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②在创作形式上追求完善和谐
③都是一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
④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形象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③ |
“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开创了上述绘画风格的画家是( )
A.凡高 | B.毕加索 | C.莫奈 | D.塞尚 |
关于《人间喜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法国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的作品 |
B.其中每一章都是一部小说,每一部小说都描写一个时代 |
C.是一部描绘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
D.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
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是( )
①注重形式
②讲究谐调
③风格高雅
④乐观向上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有关“默片时代”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927年之前的电影,在电影史上属于“默片时代”的作品 |
B.默片时代的电影多为喜剧,卓别林是这个时代最负盛名的喜剧演员 |
C.默片时代已经设立奥斯卡奖 |
D.《城市之光》是一部默片 |
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家庭电脑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 。这反映了( )
A.《时代》杂志的预言不准确 |
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
C.21世纪初,人类开始进入网络时代 |
D.互联网能够使信息的及时反馈得到实现 |
从2009年底开始,一部筹备长达12年之久的3D电影《阿凡达》,一举横扫了整个世界的电影市场,也在2010年破了中国单片票房纪录。之所以有这样的辉煌,主要是应为它 ( )
A.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 B.拍摄准备时间比较长 |
C.代表了未来电影发展方向的技术进步 | D.敏锐地回应了影响文明发展的问题 |
电视的发明是20世纪世界科技领域一场划时代的革命,电视发明后迅速发展成为主要的大众传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贝尔德在沿袭电影理论的基础上,经过了上百次试验,1925年10月2日清
晨,他多年的梦想——发明“电视”实现了。贝尔德说服富有的公司老板塞尔弗里奇
为他提供赞助,更加专心地研究起“电视”来。很快,贝尔德就向英国政府申请了专
利,赞助商也很快意识到了这项发明市场前景广阔,于是纷纷投资,成立了几家公司。
——李稚田《第三类接触——电视艺术欣赏》
(1)据材料一,归纳推动电视研发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2011年3月11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当天,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通过
卫星电视了解到这一灾难的实况,电视画面中显现的震后残状惨不忍睹。
(2)材料二体现了电视的什么功能和其作为大众传媒的哪些特点?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黑白电视机等耐用消费品开始进入少数收入水平较高的中国
居民家庭。
材料四 中国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数量统计表(台/百户)
年份 |
1985 |
1990 |
1995 |
1998 |
2000 |
彩电 |
17.12 |
59.40 |
89.79 |
105.43 |
116.56 |
(3)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有何变化?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下列哪一项不是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的共同点
A.科技革命的产物 |
B.让人感受到视觉、听觉的冲击和心灵的启迪 |
C.充分满足观众的娱乐、资讯等各种日常生活需求 |
D.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