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三”乃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其关键因素是
A.松江地区自然环境更适合植棉 |
B.宋代时植棉技术传入松江 |
C.黄道婆全面改进并推广了棉纺织的生产技术 |
D.植棉、纺棉纱、织棉布的经济效益高于种植水稻 |
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房工作减,比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中反映的情况有( )
①工匠技术水平②出现劳务市场 ③存在失业现象 ④实行计日工资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 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 |
C.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 | 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 |
中国古代瓷器和丝织品的图案、画面普遍有吉祥的寓意,这表明 ( )。
A.人们追求和向往美好的生活 | B.中国古代封建迷信意识浓厚 |
C.中国人普遍有较高的艺术素质 | D.人们对封建黑暗统治强烈不满 |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 )
A.工匠愿意为统治者服务 | B.工匠积极性高 | C.中央集权的作用 | D.市场需求 |
“中国”一词在出土文物中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余其宅兹国,自之薛 (义)民”,意思是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统治人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铭文表明西周开始出现国家” | B.“‘中国’一词西周和现在意思一致” |
C.“铭文说明西周时盛行郡县制” | D.“青铜器‘何尊’是由官府督造的” |
下图引自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十九》。与右图相关的历史解释表述正确的是
A.黄道婆是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和推广者 |
B.棉纺织品产量增多,丝织品产量减少 |
C.棉纺织技术推广导致官营手工业衰落 |
D.王祯的《农书》首倡推广棉纺织技术 |
下列史料能反映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水平的是( )
A.《周礼》提到的“妇功” |
B.司母戊大方鼎 |
C.《农书》中的水排冶铁图 |
D.采用灌钢法制作的兵器 |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装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 )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 |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一普通小吏,家中竟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
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
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
据古罗马学者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汉代纺织技术发达,产品远销地中海地区 |
B.绒棉、织金绒、天鹅绒等纺织品流行 |
C.唐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输至欧洲 |
D.黄道婆改进织造技术 |
周杰伦《青花瓷》“……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歌词中青花瓷烧制工艺出现的时间是
A.唐朝 | B.宋朝 |
C.元朝 | D.明朝 |
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表明在明代( )
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B.手工业者对雇主依附性强 |
C.已显露出近代化的曙光 | D.钱塘政府抑商措施已失效 |
清朝王应奎的《柳南续笔》中记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材料中的棉之功“过于蚕桑”的主要原因是 ( )。
A.棉布温暖舒适,一直是中国民众的主要衣料 |
B.棉纺织技术代表了当时中国手工业的最高成就 |
C.棉布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 |
D.棉布实用价廉,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
江南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与下图四处地址有关的对应说法正确的( )
A.A处文化遗存证明已经出现人工育蚕技术 |
B.唐代B处盛产白瓷,制作精美 |
C.陈启源海外归来在C处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
D.荣氏兄弟在D处创办了保兴面粉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