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须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 )
A.租界当局拥有制定交通规则的权力 |
B.上海交通领域出现了最新科技成果 |
C.交通规则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
D.上海交通开始与西方近代文明接轨 |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A.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 B.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
C.洋人发明的火车 | D.中国人自行制造的飞机 |
下列图片中的发明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势是
A.在经济全球化方面的物质条件日渐增多 |
B.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 |
C.在时间、范围、信息量、交流方式方面不断改善 |
D.在交通和通讯手段方面呈现工业化趋势 |
下列有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A.“马车专门为游览观光而发” |
B.“坐电车男女可以杂坐,不以为嫌” |
C.“人力车夫讨厌马车” |
D.“对超越洋人马车的华人马车,按违章处理” |
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国文教科书的一页插图,从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在中国运用 |
B.采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C.此教科书由中华民国组织发行 |
D.新式通讯工具在中国广泛使用 |
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友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等。这说明( )
A.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
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 |
C.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 |
D.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 |
阅读1934年长江流域四大航运公司轮船吨位数(百分比)对比示意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 )
A.外国控制并垄断中国的内外贸易 | B.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 |
C.洋务企业在列强排挤竞争中求生 | D.外国资本扩张制约中国社会发展 |
观察下列图片,它们最能反映
A.科技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
B.国际互联网的扩展速度令人不可思议 |
C.数字化模拟技术和通讯手段的大飞跃 |
D.环保和节能意识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
1915年,俄国人赛可夫离开中国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忘录”,其中不可能包括
A.逛街时看见有人正在分发一份叫《民报》的刊物 |
B.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 |
C.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 |
D.在报纸上看到武昌起义的消息 |
19世纪末,有人做了这样一首诗:“富人成双结对而至,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他们谈论自己的事务,声音高大刺耳而又无休无止。”20世纪初,这首诗又被添加了几句:“穷人乘坐福特而至,这些车子的外貌跟他们相似;他们笑个不停,因为看到那么多的老爷太太云集在此。”以下对这首诗的解读正确的是
A.诗歌的前后变化反映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 |
B.生产方式的改进促进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 |
C.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社会平等 |
D.工人运动的发展提升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
从19世纪末自行车从西方传入中国,成为宫廷贵族的玩具;到20世纪60、70年代自行车和缝纫机、手表一起成为年轻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再到80年代,自行车逐渐成为中国人最重要、最普及的代步工具;如今自行车不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交通工具,也是人们健身、休闲的好方式。自行车命运的变迁不能说明
A.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 B.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
C.中国自行车工业世界领先 | D.人们环保、健身意识的增强 |
20世纪初西方电车传入中国,1906年电车在天津出现时,当时许多人认为电车会电死人而不敢上车,街上经常出现“好人不坐电车”的标语,这一现象说明
①西方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中国 ②中国交通运输业逐步近代化
③20世纪初旧思想观念依然浓厚 ④中西方文化冲突已经白热化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 | D.①③④ |
下列有关中国近代交通、通讯事业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A.“紫光阁”铁路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条铁路 |
B.近代中国的筑路权始终掌握在外国人手中 |
C.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
D.电话是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通讯工具 |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变人们的出行状况 |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