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越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战事毕矣。”“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材料三 该国(日本)近年改变旧制,……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多借洋债,与英人暗结党援,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
——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奏折
材料四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
(1)结合19世纪东西方的有关史实,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李鸿章提出要实现“自强”的途径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李鸿章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内政外交有何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洋务派据此认识,又在洋务活动中采取了什么新对策?(10分)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共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6分)
(5)据以上材料信息谈谈你的认识。(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江南制造总局大门
中国被迫走上了探索之路                       并没有带来中国的富强
                     
康有为  中国果真强大了吗?              孙中山  民主政体并没带来民主
                   
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深入人心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有效的历史信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面对如此状况,中国哪些阶层作出了哪些努力?
(3)各阶层应对中国面临的状况的共同点是什么?
(4)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