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写道:自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0%和3%左右,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6%。
说明:上图为新中国1952~1983年国民生产总值曲线图(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绘制)。
材料二 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比较图
材料三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可知1952~1983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整体很快,但中间也经历了几次波折。请从下列两个问题中任意选择一个作答。(8分)
A.结合史实,概括中国在时期Ⅰ的经济发展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B.结合史实,概括中国在时期Ⅱ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分析促成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10分)
新中国建立以来,下面三个时代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反映了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0年代记忆:“新中国的第一……”
50年代留给中国人的记忆是从无到有,众多的第一出现:第一批喷气式飞机,第一批解放牌汽车、第一个制造机床,第一座跨越天险的长江大桥,第一次修通开往青藏高原的公路…… |
80年代记忆:变革的年代
1979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1980年:倒爷 1982年:下海 1984年:小平您好 1985年:教师节 198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9年:希望工程 |
|
因它而闻名全国的小岗村 |
80年代流行语 |
深圳的广场 |
1980年郭培基与妻子刘桂仙在他们的小家中开办了北京首家私营饭店。两人只有一些桌子和椅子,且需要自己做饭。现年75岁的郭老先生说:“我们第一天有36元人民币买些蔬菜和鸭,然后赚到了大约50元。” |
21世纪:迈开大步向前进
中国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把计划看成绝对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地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决不会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
——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 2009年2月2日
(1)观察地图并结合材料,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上述材料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革?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中涉及的社会主义两种经济体制的认识。
世博会是工业化潮流的产物,历次世博会无一不是各个时段工业文明发展成果的展示平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主题”概念首次被引入芝加哥世博会中。“主题”一般涉及人类共同关心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围绕“主题”,通过展出寻求问题的解决。此后,世博会均确立主题。以下为近40年来世博会的部分主题:
年份 |
国家 |
举办地 |
主题 |
1974 |
美国 |
斯波坎 |
无污染的进步 |
1975 |
日本 |
冲绳 |
海洋——充满希望的未来 |
1982 |
美国 |
诺克斯维尔 |
能源推动世界 |
1984 |
美国 |
新奥尔良 |
河流的世界一水乃生命之源 |
1985 |
日本 |
筑波 |
居住与环境—一人类家居科技 |
1990 |
日本 |
大阪 |
花与绿——人类与自然 |
1999 |
中国 |
云南 |
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
2005 |
日本 |
爱知县 |
自然的智慧 |
2010 |
中国 |
上海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材料二 据新华社内罗毕2010年2月12日电: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l2日称赞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认为这一主题凸显了主办方浓厚的环保意识………施泰纳认为,上海世博会不仅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也将推动科技创新和催生环保新理念。“这让我联想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会上,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创新技术和环保理念的涌现,我相信,上海世博会也会如此。”
材料三 中国近代城市分布图
材料四 据美国得克萨斯州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美国历史》载:尽管在18世纪早期曼彻斯特已经是羊毛贸易中心,但曼彻斯特仍保留着乡村的环境。商人们在城市的住宅里,人们喜欢在里艾威尔河( River Irwell)上航行……当曼彻斯特成为世界棉纺织中心地之一时,即19世纪左右,这些场景改变了,许多地方工厂和仓库替代了私人家庭,艾威尔河( River Irwell)污染严重以至于被描写成“流动着肥料的水灾”。
据新华网北京2010年3月3日《综述:英德老工业区“生死变迁”启示录》:过去,由于制造业是主要经济支柱,人们曾用“蒸汽加汗水”形容曼彻斯特,如今它则成功转型,成为多元化发展城市。上世纪60年代初,制造业在曼城经济中所占比例仍高达70%左右,但到上世纪90年代初,这一比例就急剧降至20%上下。服务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例迅速上升为84%,而制造业就业人口占比则急剧降至11%。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曼彻斯特在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方面发展迅速。以体育为例,2002年曼彻斯特成功举办英联邦运动会,使体育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为此后一系列重要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奠定了基础,使曼城获得世界“最佳体育城市”等多个荣誉称号,也使其体育旅游和观赛收入大幅增加。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40年来世博会主题有何共同之处?
(2)材料二中阿希姆·施泰纳是从哪个角度来看待上海世博会主题的?其依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近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形成该特点的历史原因。
(4)材料四中英国著名城市曼彻斯特18世纪以来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是如何看待发生在曼彻斯特的变化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汉三国时期,西部的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是社会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先后被称为“天府”。关中地区曾是秦代和西汉时期的政治中心,故《史记》称“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今陕西和内蒙古鄂尔多斯交界的毛乌素沙漠地区,当时水草丰美,有较多重要的城镇。从关中以西,汉代的丝绸之路十分通达,有“胡商贩客,时见于塞下”的描写;丝路两旁农牧兼营,河西、西域地区屯田众多;丝路上城镇繁荣,如楼兰、精绝、且未、鄯善等十分知名。汉代成都平原由于有都江堰工程而“水早从人,不知饥馑……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
材料二 “一五”期间,国家对工业部门的投资总额达250.26亿元,占投资总额的42.5%,在工业基本建设投资额中,重工业的投资占87%。“一五”期间,国家对黑色金属工业投资主要集中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第一个五年计划头3年,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三省黑色金属工业的投资占全国的81.7%。棉纺织业工业的投资主要在河北、陕西、河南、山西等地。与此同时,内蒙、新疆、西藏、昌都等地,投资中以交通运输和工业建设比重为大。
材料三 “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投资区域比例表
部门 |
沿海 |
内地 |
工业 |
44.7% |
55.3% |
建筑业 |
47.0% |
47.6% |
地质勘探 |
22.5% |
76.2% |
交通运输 |
29.3% |
52.1% |
农林水利 |
37.7% |
62.3% |
总计 |
44.5% |
52.4% |
材料四 “我国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状况。沿海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的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如果我们采取消极态度,就会妨碍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所以这也是一个对于发展内地工业是真想还是假想的问题。如果是真想,不是假想,就必须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五 邓小平先生早在80年代就对中国现代建设明确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率先发展起来;“另一个大局”是到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国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江泽民主席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大开发。他明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现在“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着手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中国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一定会像前20年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带动了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样,将为东部和中部地区提供巨大的市场和发展前景,有力地促进全国经济的更大繁荣。
——朱鎔基在“新加坡讲座” 的演讲
(1)结合材料一说明,古代早期西部地区经济繁荣的原因。
(2)材料二、三反映“一五”期间我国在工业投资部门和投资地区布局上有何特点?并结合旧中国民族工业的不合理现象分析这些特点对新中国工业化建设所起的积极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五,说明80年代以来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和材料五有哪些相同观点?两者在西部开发的着重点上又有哪些不同?
(13分)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提出:“社会各阶层的衣、食、住方式绝不是无关紧要的。……整理、重视这些场景是饶有兴味的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明上河图》(局部)
(1)有人说“《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材料二 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
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
(2)据材料二,概括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近代化的有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
会生活较早走向近代化的原因。
材料三 一位老市民看到熟悉的粮票,十分激动,热情地讲述过去的岁月:“当年买东西不像现在,什么都是用票,买米用粮票,买煤用煤票,……就连买件棉袄,还要用到棉花票。”
1993年5月,粮票停止发行使用,与粮票一起退出历史舞台的还有其他副食品票证。而布票、纺织品专用券、自行车券、缝纫机券等票证家族其他成员则在早几年已悄然淡出。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变化的原因。
国际贸易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外贸易,可以促进相互的经济合作,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学大师钱穆曾经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宋代的海外贸易极其兴盛,沿海港口船舶数不胜数,货物堆积如山。
上谕大臣……又日:“广南市舶(市舶司,为掌管海外贸易征税、管理外商及收购舶来物货的官署),利(利税、利润)入甚厚,提举官(管理市舶事务的官员)宜得人(用人得当)而久任。庶(期望)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减轻人民的财力负担)也。”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1)从所给材料中你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依据图9所示,说明我国在芭比娃娃生产链中所处的地位,分析其成因及改善措施。
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呈现负增长态势,降幅为近30年来最大。2010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因素使我国外贸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
(3)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当前的外贸形势。
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至10月举行。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某同学参观了世博会并对世博的历史进行了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活动一:参观“城市足迹馆”
(1)《清明上河图》展示了宋代都城的街市。请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城市的发展对宋代的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荷兰人从葡萄牙和西班牙那里装载香料、丝绸和黄金,然后把它们运销到欧洲各地。16世纪末,他们几乎垄断了欧洲的海运贸易。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
1581年7月26日,来自荷兰各起义城市的代表在海牙郑重宣布:废除西班牙国王对荷兰各省的统治权。1588年,在奥兰治亲王威廉的领导下,七个省份联合起来,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这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
摘编自《大国崛起》
(2)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还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活动二:探究世博历史
1876年的美国费城世博会被称为“美国独立百年展览会”,在这届世博会上有一件特殊的展品——“自由女神像”。这是为了纪念美国独立100周看而精心准备的,女神像头戴象征七大洲的冠冕,左手执《独立宣言》
(3)《独立宣言》表达了什么思想?在美国历史上起了怎样的作用?
(4)2001年5月,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向闭际展览局递交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请函。结合图片分析上海申清世博会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6年到2001年上海经济发展的因素。
天津市是我围北方的海运与工业中心。200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滨海新区行政区划,天津滨海新区被誉为“中国经济未来第三增长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晚清时期,天津从一个滨海要塞迅速发展为近代城市,为天津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现代学者研究认为,中国近代城市的兴起通常受到贸易、工业、交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晚清时期天津城市发展的部分重要事件
(1)依据以上材料和相关史实,简要分析晚清时期天津发展为近代城市的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津改革步伐加快,支柱产业从“一只鸡(机)、一碗面、一杯酒”(摩托罗拉手机、康师傅方便面、王朝葡萄酒)发展为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八大优势产业。
(2)说明天津产业结构改变所反映出的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
推进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建设先进文化,在发挥经济上的引擎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文化上的示范作用。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滨海新区功能定位的题中应有之义。
(3)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滨海新区如何发展先进文化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20世纪以来,苏俄、美国、中国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进行了各自的实践,开创了不同杜会制度下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模式。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
——摘自《苏联史》
材料二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 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 ——罗斯福谈新政
材料四 罗斯福新政时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上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1933年,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细西河进行综合治理。
材料五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
材料六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南方谈话
(1)材料一是针对当时苏俄实行的什么政策而言的?
(2)材料二说明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政策变化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中“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什么?举例说明什么是“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俄、美、中三国改革背景的相似之处,并指出三国改革的不同的前提条件。
(5)结合材料六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人一个新阶段?
(6)结合材料二、三,说明材料六观点的正确性。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为寻求实现国家现代化,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曾有过那些探索?其结果如何?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过哪些重大决策?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以上三幅图片是新中国三个不同时期的票据
材料二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 |
年均增长率(%) |
1953~1957年 |
4.5 |
1958~1962年 |
4.3 |
1963~1965年 |
11.1 |
1966~1970年 |
3.9 |
1971~1975年 |
4.0 |
1976~1980年 |
5.1 |
1981~1985年 |
8.1 |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图一的股票与图三的股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何不同。
(2)从材料一中图二到图三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指出材料二中两次农业总产值下降的时间并分析其原因。
中国近代史上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为寻求实现现代化曾有过哪些探索?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过哪些重大决策并分析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
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一位同学学习时说:本世纪中、外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计划”,即国家干预,都有取得成效的实例。请你列举三个实例予以说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地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转折。
请回答:
(1)列举两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或举措。
(2)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已经开始利用石油、天然气。人们详细记录了酒泉、龟兹等地石油的 利用情况,用石油照明、治病、润滑甚至打仗时用于火攻。蜀汉时临邛的天然气井、六十余丈"。魏晋时中原地区也发现了天然气。
材料二1935年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发动进攻,英法控制的国联迫于世界舆论,承认意大利为侵略国,宣布对它实施经济制裁,但是,却没有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
材料三由于石油和煤等主要资源属于非可再生性能源,在目前世界石油储量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各国都在积极寻找和开发新能源。在北极,由于北极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油气和其他资源,北冰洋沿岸国家对北极主权的争夺由来已久。2007年8月2日俄罗斯北极探险队的"插旗"行动再次激化了相关国家在北极问题上的矛盾。不到一个星期,美国、加拿大和丹麦纷纷"出招",为本国在北极的利益寻找新的依据。
(1)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在石油开发领域取得的成就有哪些?这些成就取得的因素各是什么?
(2)材料二中英法没有把石油列为禁运物资体现了什么外交政策?其实质是什么?
(3)现今世界各国的发展都离不开能源,为争夺能源,矛盾冲突不断,局部战争时有发生,请你列举一例。你 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国际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