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特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中央 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         ②国际市场发展的需要 
③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发展的需要    ④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逐步进行,下列不属于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是

A.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行基层民主自治 D.进行土地所有制改革
来源:2009 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8 年,以安徽风阳县小岗村农民严俊昌为首的几位农民按手印签订了分地生死文书。这说明当时中国

A.还没有明确的“包产到户”政策 B.“左”的干扰在安徽已经不存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人人心 D.农村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来源:2009 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和“离土又离乡”。其中“离土不离乡”为我国的农民致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它是指(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C.发展乡镇企业 D.进城打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步最主要在于

A.打破了“一大二公”的局面
B.消灭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局面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来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

A.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
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1年起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1978年起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二者的共同点是()

A.遵循经济规律以改善人民生活和发展生产力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变公有制为主的经济体制为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
D.实现旧经济制度向新经济制度转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提供的借鉴意义在于
A必须将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
B政府必须尽量减少对企业自身发展规划的干预
C国家必须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力度,防止恶性竞争
D必须按国际标准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利于实现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的最恰当的表述是

A.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 B.美国的独立战争
C.法国的拿破仑战争 D.中共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来源:浙江省余姚中学201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课题小组在对民族复兴问题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侩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1)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问题上的认识是什么?抗日战争是怎样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使“环球心折”的?
【材料二】  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该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带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2,4,6

 

                  ——《复兴之路》环球时报

(2)结合你的理解,简述“红星”是如何“照耀西方”的
【材料三】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复兴的转折点。抗战胜利后,民族复兴之路遭遇到艰难的国际政治环境,而(改革开放前长期进行的)经济积累又奠定了后来经济腾飞的基础。
(3)如何理解“民族复兴之路遭遇到艰难的国际政治环境”?改革开放前长期进行的“经济积累”涉及到哪些主要历史事件?
【材料四】 “21世纪始于1978年”,这是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的断言。因为哪一年“是邓小平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年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4)这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有什么主要表现?结合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民族复兴的梦想会在1946年破灭却在1978年变成现实?
(5)对中华民族复兴问题的认识, 观点一是“中国不可能复兴,因为它存在太多的麻烦问题。” 观点二是“中华民族必然会崛起和复兴,这是历史的必然。”
依据这两种观点,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农村 B.沿海地区 C.城市 D.国营企业
来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的所有制形式较新民主主义时期增多了几种,其产生的根源是   

A.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的公有制 B.城市全而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C.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 D.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的实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大变化主要体现在  
①土地所有制形式   ②经营管理的方法  ③生产经营的权利   ④产品分配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解决土地所有权的问题
B.都只是解决农民生产经营和分配自主权问题
C.前者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者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自主权
D.前者解决生产经营方式问题,后者解决分配方式问题
来源: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相关农民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