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
①“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②“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④“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④②①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③ | D.②①④③ |
下表摘自国家统计局《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典》(1950~2000),其变化趋势反映了
A.产业结构的调整 |
B.发展方式的改变 |
C.企业性质的变化 |
D.经济体制的变化 |
它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材料中的“它”是指
A.农民个体经营组织 | B.农村生产合作社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农村人民公社 |
流行语反映了时代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的流行语有:自主择业、自贸区、基因重组、希望工程、博客、赞等,上述流行语出现的原因有
①文化的多元化②大众传媒的推动③国家政策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的弘扬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 | D.①②③ |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A.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
B.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C.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
下图为改革开放后中国一家股份制公司——东方家具公司售出的唯一一张股票。这表明()
A.中国股票交易制度基本成熟 |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C.改革开放使家居装修业发展 | D.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已被打破 |
德国学者韩博天说:“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这种方法最能体现在①社会主义工业化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A.①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③④ |
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
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
1978年11月24日 晚,风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 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在“大包干”协议上按下鲜红的手印。这一事件()
①是农民自发改革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
②是对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具体响应
③产生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轰动效应
④作为中国改革的里程碑而载人史册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 B.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
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
王圣志在《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中写道:“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只有全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小岗才能大发展。……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B.集约式的规模经营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
C.小岗村的合作社是退回到人民公社的老路 |
D.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入股符合国家土地政策 |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可能出现于
A.土地改革以后 |
B.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 |
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
将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进行比较,表达错误的是
A.都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 |
B.都是在一定限度内对资本主义的恢复 |
C.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D.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符合实际需要 |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A.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B.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
C.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