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授王东在《中国共产党怎样破解了历史与现实难题》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20多年同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相比,同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黄金时代。”这两个时期的经济发展都
A.一定程度上受“左”倾思想影响 | B.完成了对所有制性质的根本变革 |
C.大力引进和运用国外的先进经验 | D.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进行探索 |
读1982-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构成(%)表,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
1982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05年 |
合 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一人户 |
11.85 |
8.46 |
12.12 |
14.13 |
二人户 |
12.43 |
14.27 |
23.51 |
28.67 |
三人户 |
20.67 |
33.5 |
39.58 |
37.57 |
四人户 |
23.22 |
24.1 |
14.31 |
11.11 |
五人及五人以上户 |
31.83 |
19.67 |
10.48 |
8.52 |
A.家庭规模不断缩小 B.大家庭逐渐消失
C.小家庭式样趋于单一化 D.家庭观念日益淡薄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颁布,规定开始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此项政策
A.承认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并行发展 | B.全面否定了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成果 |
C.有利于搞活农村经济 | D.标志着农村经济活动开始以市场调节为主 |
据统计,“在价格方面,1990年,社会全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额中,国家定价仅占25%,其余75%为国家指导价格和市场定价”。这表明( )
A.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初步显现 |
B.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我国经济运行方式正向符合经济规律发展 |
D.市场调节开始主导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
20世纪80年代,上海继续使用粮票,同时也出现新发行的股票。这一现象反映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B.上海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
C.经营管理体制趋于多样化 | D.非公有制经济起主导作用 |
邓小平同志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崛起
A.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 B.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 |
C.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 D.成为农民致富主渠道 |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人大通过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城市。这三个重大事件是按同一标准放在一起的,下面与这一标准相同的还有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
C.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
D.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
“松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改革的代名词,反映了当时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是
A.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 B.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赎买 |
C.实行全面公私合营 | D.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动,以实行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两者采取的不同类型分别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 |
C.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 |
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 |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
C.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
D.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 B.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
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
197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需中央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同意。当时“先行一步”的政策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 B.试点家庭联产承包 |
C.实行市场经济 | D.扩大企业经营权限 |
1979-1984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其主要原因是
A.袁隆平“超级稻”全面推广 | B.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
C.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成 |
改革开放使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内容明确体现出打破“所有制崇拜”的是 (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C.中共“十五大”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 |
D.邓小平南方谈话阐释姓“资”还是姓“社”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