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
材料一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年9月17日)
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节选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1)据材料一简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结合史实说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 ?  这一“海路”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对外政策?
(2)指出材料二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
(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城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文明的要素和载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的功能、地位都有明显的差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大约在距今4000~5000年间,中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即先后出现了一批早期城市,这些城市都是区域性的政治、军事中心。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各地形成了大批城市,这些城市的出现都是中国统治者为了建立政治中心、军事据点而建立起来的。
——周执前《古代城市发展道路的规律及其社会学意义》
材料二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明代中后期,一批乡村市镇脱颖而出,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广东茂名梅篆墟,地处水陆交驰的交通线上,各地商人来这里坐肆列市。清初叶梦珠记述,松江府朱泾镇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松江府新场镇以盐场新迁而名,赋为两浙之最,是著名盐业市镇。正德年间《姑苏志》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l5里,西至震泽镇30里,至南浔镇50里。
——摘编自《中国全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材料三 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金融贸易区,上海外滩建筑大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20—30年代建造的银行办公大楼,多以欧洲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和折中主义风格相融合,建筑的造型、体量和轮廓线与建材的质感、色彩等呈现高度的和谐,代表了上海独特……建筑文化背景,尤其是外滩沿线风格多样、鳞次栉比的各式建筑沿江林立,久享“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
——浙江科技学院施得法教授《中外建筑史》课程调研报告
材料四 上海对外开放大事记:

1984年
上海成为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之一
1985年
长江三角洲被开辟为经济开发区
1990年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013年
上海自贸区成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早期城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南乡村城镇化的主要原因和特点,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江南市镇在功能上有何变化?
(3)指出近代上海城市建筑体现出的特点,并指出“万国建筑博览会”美誉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4)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上海城市发展的特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表关于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完成下列要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其基本特征包括:
概括基本特征
一、产权关系明晰,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A.产权明晰
二、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
 
B.
三、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C.
四、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
 
D.

根据上述材料,按表格中“A”的样式,概括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国内政治背景,以及此次会议通过的决定对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西汉张骞通西域以来,陆上丝绸之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不断崛起,经常破坏丝绸之路的畅通。中国外销商品多生产于东南沿海,这里港口海路运输不仅交通方便,而且运输量大。到了宋代,随着航海术以及造船业的不断发展,海上运输通道逐渐取代陆上运输通道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
——摘编自孙继亮《海丝绸之路的发展与明代银本位制度确立关系初探》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清王朝),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马克思
材料三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表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人为地隔绝于世”指的是什么政策?分析其危害。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社会转型是指在一个长时段中,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机制、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的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  15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是西方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是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并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时期,是欧洲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的工业文明过渡时期。
——蒲国良《欧洲近代史视角下的中国当代社会转型》
材料三  1978年至今,(新)中国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我把它叫做中国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了从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变等,结构转型和体制转型同步并行、相互交织,涉及社会所有构成要素系统的相应变化与调整。
——郑杭生《中国和西方社会转型显著的不同点》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完成社会转型的内涵。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15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欧洲社会发生的推动社会转型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明其作用。
(3)依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转型具有什么特点?中国的社会转型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梦”是一个伴随美国这个国家开始的梦想。1620年,一群英国清教徒搭乘“五月花”号横穿大西洋来到马里兰,希望建立一个自由平等没有宗教迫害的“天堂”。从那时起,美国梦已开始悄然萌芽——这片几乎是未开垦的大陆给了每一个人均等的机会,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随着美国的独立和不断地拓展国土,美国梦也在不断地向前拓展。虽然美国梦的精神贯穿着美国的历史,但“美国梦”一词单独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并家喻户晓则是20世纪的事。1931年5月詹姆斯·亚当斯完成《美国史诗》一书,该书对美国梦的定义是:不论家世和背景,每个人依靠自身的能力和成就,都有机会获得更好、更富裕和充实的生活。
—— 摘编自《美国梦:鸿鹄志远 天道酬勤》
材料二 中国梦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的大国自近代一百多年历经外敌入侵与种种苦难而形成的伟大梦想,是不满现状的中国人顽强不屈、坚持探索形成的发展道路。这就不难理解一个曾经落后挨打、任人欺凌的半殖民半封建国家图自强、谋发展的热切愿望,不难理解中国共产党人重温革命理想、呼唤新时代的崇高信念和理想境界,以及勇于承担、不谋私利、富于牺牲精神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因此,中国梦必将最大限度地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激励全国人民释放磅礴正能量,齐心协心圆梦。
—— 摘编自《求是》(2013年第14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梦”的精神核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詹姆斯·亚当斯如此定义“美国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国梦实现的前提和条件,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为“呼唤新时代的崇高信念和理想境界”进行了哪些成功的探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考改革成为当今社会热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陆续设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等。同文馆开始只招收10名学生,后扩大到100多名。
1904年,政府规定“中学堂以上必勤学洋文”;大学堂“必深通洋文”,译学馆“以储交涉之才”。
1912~191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教育中的外国语以英语为主;外国语要旨在通解外国普通语言文字,具备运用目标语之能力,增进相关目标语知识。
193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英语教育目标是“练习运用切于日常生活之浅近英语”“增加其研究外国事物之兴趣”等。
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63年,教育部规定英语学习的目标是“初步掌握英语这个工具,具有初步阅读英语书籍的能力。”
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78年,《北京日报》刊出文章,号召“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
1999年,英语水平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开始挂钩,“英语热”向社会蔓延。
以“英语的________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为题,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进行论述。要求:①角度明确;②英语发展的历程梳理清晰,英语发展与中国社会变迁关系正确;③有概括性的认识;④不得照抄示例。
示例:英语学习人群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明确主题)
发展历程:1、洋务运动时期,为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创办专门学习外国语言的近代学堂,但学习英语的学生人数很少。2、新政时期,出于对外交往的必要,清政府要求中学生和大学生都必须学习英语,学习英语的人数逐渐增多。3、此后的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学习英语的主体基本上都是学校的学生。4、20世纪末,英语水平与职称挂钩,这意味着学校以外的许多人士也必须要学习英语。(史论结合)
深化认识:总体来讲,自清末以来,学习英语的人数逐渐增多,反映出我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总结主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清以来中国部分国礼一览表

表格反映了明清以来国礼演变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其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行为和过程,是社会进步、生产发展的基本前提。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城市的发展,实际工资的上涨,与之并行的许多消费品价格的下降,在19世纪80-90年代,工人们除了能够消费得起食物和除住房以外的东西如更多的衣服开销和休闲消费。……人们从乡村向城市的大量迁移,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到20世纪50年代,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农民数量都下降了50%。但随着白领雇员人数的逐渐增加,工人阶级的规模并没有因此而扩大,人数反而逐渐下降了。工人阶级的实际工资上升使他们能够以中产阶级的模式进行消费了,由此进入了一些观察家所称的“消费社会”。20世纪20年代,商业中引入了分期付款方式,这种方式在50年代广为流行,使得工人们有能力像中产阶级一样购买电视、洗衣机、冰箱、吸尘器、录音机和汽车等。
——摘编整理自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二 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数据(按百分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以来欧洲工人阶级消费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消费社会”兴起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依据材料和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摘自《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英国 “全新的政体”是怎样确立的?作者为什么说它是“一种全新的政体”?和英国新制度相比,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用史实说明。
材料二: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2)材料二中“仿制品”指什么?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怎么理解的?
材料三: 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摘自《中国政治文明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是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1958年直到文革时期,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也严加限制。文革结束后几年,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农转非(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政策。比如,允许城市职工在农村的年迈父母、病残或家庭有困难的下乡知识青年等“农转非”。1984年,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向集镇务工、经商,他们迫切要求解决集镇落户问题。1984年10月,国务院出台政策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和家属,公安部门应准予在集镇落户。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逐步退出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国家城市化进程建设,1997年全国各类流动人口达1.1亿。1998年7月,国务院对户口管理作了“四项改革”:对要求随父母在城市落户的未成年人、已在投靠的配偶所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公民、需到城市投靠子女的公民、在城市投资及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其直系亲属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均可准予在城市落户。
——摘编自李平《新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文革”前后我国户籍管理政策的变化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变化的体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新时期我国户籍管理制度调整的积极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甲乙两组图片是新中国两个不同时期的工业化宣传画。


回答问题:从图甲到图乙,能够反映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化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的一个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趋势变化提炼正确,并符合历史真实;能够史论结合的进行说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国家的发展,但也会造成国家的巨大损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时   间 
年均增长率(%)
1953~1957年
4.5
1958~1962年
4.3
1963~1965年
11.1
1966~1970年    
3.9
1971~1975年   
4.0
1976~1980年 
5.1
1981~1985年
8.1

(1)根据材料一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材料三 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但同样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列宁《论粮食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时期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的阶段
明清时期
A: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近代前期
B: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建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
C:
制度化、体系化
改革开放以来
D:
迅速发展、实质突破

运用所学知识,从表中任意选取两个时期,指出该时期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并做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历史兴趣小组对“民”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民”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民主启蒙
材料一: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问题二:民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劳动者数量在大量减少,农民大量向其他阶层流动和转移,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开始向上流动,这为社会中间阶层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重要条件,社会中间层是指几个具有相近或相似特征特别是收入处于中等或接近中等以上水平的阶层的合称,一部分是中小私营企业主、富裕个体工商户;另一部分主要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经理人员、行政与管理人员等,他们不但在收入上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而且接受过良好教育拥有较好社会声望。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
问题三:民观
材料三: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民主思想逐渐传入中国,“民”的含义开始发生变化。首次给“民”注入现代意义的是梁启超。1899年,他对“国民”的含义作了解释:“国者,积民而成,含民之外,则无有国。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后来他又指出:“国者,民之国也。”国民应该能“治一国之事”,“享一国 之权”,具有“权利”、“责任”、“自由”、“平等”、“独立”等几方面的基本素质。
——据《论晚清至五四现代个人观念的发生》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流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从背景、内涵、影响三个方面评述梁启超的“国民”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