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记者扬契维茨基在《八国联军目击记》中写道: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但是民团仍然挥舞着大刀长矛,向车站前进……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材料最能说明义和团( )
A.坚定的政治信仰 | B.愚蠢的牺牲精神 |
C.顽强的民族精神 | D.愚昧的果敢顽强 |
法国曾拟定了一份对华条约备忘录中记载:惩罚主要罪犯,罪犯应由各国驻北京使节指定:在北京建立一支永久性的使馆卫队……。据此判断,该备忘录提出于( )
A.1840—1850年 | B.1860—1870年 |
C.1880—1890年 | D.1900—1910年 |
翻阅《中国近代史》时,看到有关某不平等条约的一段文字:“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你推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 B.《北京条约》 |
C.《天津条约》 | D.《南京条约》 |
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不断侵华。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
A.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
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
C.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
D.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有利条件 |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
A.《黄埔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某学者曾说,晚清的悲剧就在于没有大灾难,统治者就不会主动变革,非要在一场大灾难以后才不得不变革。下列促使清政府进行首次政治改革的是( )
A.鸦片战争失败 | B.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 |
C.甲午战争后的危局 | D.《辛丑条约》签订 |
耆英对某条约的说明:“其英国及属国逃民逃兵若潜进内地中国,也一律送交英国近地理事官领回”。据材料,英国通过该条约在中国取得( )
A.片面最惠国待遇 | B.驻军权 |
C.领事裁判权 | D.外交豁免权 |
旅日学者宗泽亚在《清日战争》中谈到“历史的真实不能完全用那些惯用的‘身陷绝境’、‘弹尽粮绝’、‘敌强 我弱’、‘被迫撤离’等颇有开脱战败责任的词汇。清日战争中,清军的处境恰恰与惯用语的状况完全相反……清国人……只在耻辱的呻吟中怨天怨地,最终未能从自身的弊端中找到正确的答案。”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A.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时敌强我弱 |
B.人们夸大了战争结局的悲惨 |
C.清政府的腐朽导致中日战争失败 |
D.中国人并没有对自身进行深刻反思 |
一张义和团的告示说:“若辈洋人,借通商与传教以掠夺国人之土地、粮食与衣服,不仅污蔑
我们的圣教,尚以鸦片毒害我们……占据上海,蹂躏台湾,强迫开放胶州,而现在又想来瓜分中国。”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是民族意识觉醒的结果 |
B.具有宗教战争的性质 |
C.带有强烈盲目排外色彩 |
D.因八国联军侵华而起 |
日本从1895年至1945年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五十年,是根据甲午战争签订的:
A.《天津条约》 | B.《马关条约》 |
C.《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下图义和团散发的宣传揭帖,该揭帖把帝国主义和教会侵略势力喻为猪羊,画边题联为:“万箭射猪身,看妖精再敢叫不。一刀斩羊颈,问畜牲还想来么。”从中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
A.表达了义和团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决决心 |
B.反映民族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
C.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指在华洋教势力 |
D.放弃对清政府的幻想,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反侵略斗争 |
1899年康有为曾写过一首绝句:“碧海沉沦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是马关。”康有为之所以发出“千古伤心是马关”的伤感是因为(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以下实践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
实践 |
结果 |
A |
19世纪80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 |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自治区 |
B |
1938年国民政府组织徐州会战 |
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
C |
19世纪末掀起的义和团运动 |
未能阻止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
D |
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
A.义和团运动 | B.太平天国运动 |
C.维新变法 | D.辛亥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