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意大利人在北京驻华使馆就职,专门居住在东交民巷并由外国军队保护,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1840年 | B.1860年 | C.1895年 | D.1901年 |
2012年6月18日的G20峰会上胡总书记捡拾中国国旗的行为让亿万华人感动,给中国上了爱国主义的深刻一课。下列中国近代出现的爱国主义口号的先后顺序是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
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
A.①②④③ | B.①③②④ | C.②③④① | D.③④②① |
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列强侵略,爱国军民不屈不挠、顽强抗争。下列人物组合与方框中材料描述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A.林则徐、姚子青、邓世昌、彭德怀 | B.徐骧、姚子青、邓世昌、彭德怀 |
C.刘永福、谢晋元、邓世昌、聂荣臻 | D.徐骧、谢晋元、左宝贵、彭德怀 |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宝山战役 | B.平壤战役 | C.黄海海战 | D.四行仓库战役 |
“经济足匡时,筹楚饷、克杭城、平粤寇、底定关陇回疆,尽瘁江闽,先幕后官,遍历艰苦成铁汉;诗书能报国,精天文、熟地理、详水利、谙练吏才兵略,兼通洋务,出将入相,不求温饱是真儒。”该题词称赞的是
A.曾国藩 | B.李鸿章 | C.张之洞 | D.左宗棠 |
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A.清政府已无力反抗外来侵略 |
B.清政府反对李鸿章交战日本的主张 |
C.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
D.实力悬殊导致中国甲午战败 |
下图是1900年法国发行的绘有“联军合力让中国巨人四分五裂”的漫画明信片。在其反映的历史事件之后( )
A.清政府被迫割让大片领土 |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C.中国首次允许外国在华设厂 | D.列强攫取了在华北的驻兵权 |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 B.片面最惠国待遇 |
C.居住及租地权 | D.“门户开放”政策 |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侵略权益,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协定关税 ②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①④③② | B.①②④③ |
C.①④②③ | D.①③②④ |
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一份公告,文中称: “……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香港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九龙 |
C.甲午战争——台湾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 |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下列各条约内容中,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
A.“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C.“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
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材料中“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孙中山认为它是“对于欧美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锑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应该是孙中山对哪一历史事件的高度评价?
A.三元里人民抗英 | B.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
C.义和团运动 | D.五四运动 |
下图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印发的宣传明信片《中国人在驱赶西方人》,这里提到的“中国人”主要是指
A.全体中国人 | B.清政府 |
C.义和团民 | D.太平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