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上,老师组织学生探讨《甲午战争是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课题,下列可以支持其观点的有:列强的侵略( )
①由沿海开始深入内地
②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③由军事侵略为主转变为经济侵略为主
④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④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二 我们的经济由于多年沉重和不适宜的战争支出受到了严重损害,我们社会的政治统一遭到破坏,几十年都不会恢复。……根据我的判断,事后证明我们错了。我们高估了失去越南对西方安全的影响。
——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
(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转折点”意味着什么?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目的。
(2)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美国及国际局势产生了哪些影响?
下表反映了列强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战争名称 |
时间 |
战争影响 |
A |
鸦片战争 |
1840〜1842 年 |
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1856〜1861 年 |
圆明园遭到破坏 |
C |
甲午中日战争 |
1894〜1895 年 |
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900〜1901 年 |
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相同点是
①都以下层劳动人民为主要斗争力量
②其斗争口号都具有笼统排外的色彩
③都是中国近代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④都建立起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农民政权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 )
A.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 B.北洋海军的参战 |
C.战争由朝鲜引发 |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
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A.清政府已无力反抗外来侵略 |
B.清政府反对李鸿章交战日本的主张 |
C.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
D.实力悬殊导致中国甲午战败 |
下图是1900年法国发行的绘有“联军合力让中国巨人四分五裂”的漫画明信片。在其反映的历史事件之后( )
A.清政府被迫割让大片领土 |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C.中国首次允许外国在华设厂 | D.列强攫取了在华北的驻兵权 |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 B.片面最惠国待遇 |
C.居住及租地权 | D.“门户开放”政策 |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侵略权益,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协定关税 ②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①④③② | B.①②④③ |
C.①④②③ | D.①③②④ |
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一份公告,文中称: “……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香港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九龙 |
C.甲午战争——台湾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 |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下列各条约内容中,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
A.“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C.“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
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材料中“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孙中山认为它是“对于欧美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锑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应该是孙中山对哪一历史事件的高度评价?
A.三元里人民抗英 | B.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
C.义和团运动 | D.五四运动 |
下图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印发的宣传明信片《中国人在驱赶西方人》,这里提到的“中国人”主要是指
A.全体中国人 | B.清政府 |
C.义和团民 | D.太平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