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飚将军回忆录》记录了新中国初期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我们应该努力使朝鲜的停战状态转入和平状态。……采取措施来巩固朝鲜的和平,以便为和平统一朝鲜创造条件。”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A.万隆会议 | B.不结盟运动会议 |
C.日内瓦会议 |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下列属于第一重镜像的是
A.奥巴马的“巧实力外交” | B.俄罗斯的“强国富民战略” |
C.日本的“脱美入亚”战略 | D.新中国“一边倒’政策 |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远亲不如近邻”。下列各项,能突出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建树与这一俗语反映的意思相近的是( )
A.发起组建东盟 | B.参与创建亚太经合组织 |
C.参与创建联合国 |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1955年在一次国际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能够改变这次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反帝反霸的不结盟政策 |
C.“求同存异”的方针 | D.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原则 |
下示材料说明当时( )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
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
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
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 )
A.参加日内瓦会议 |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C.实行无敌国外交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国民党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这件事所反映出的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是( )
A.“一边倒” | B.“另起炉灶” |
C.“和平共处” |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停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在“必须走出去”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相继提出了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新中国外交政策上的这一转变( )
A.体现了革命性、内向性的特点 |
B.反映出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 |
C.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
D.坚持了传统外交的深层次连续性 |
1964年,美国中情局一份报告称,不发达国家从美国获得技术人员,“要等上一年,甚至永远也等不到”,从苏联获得则“需要六个月到一年”,从共产党中国获得只“需要四十五天”。据此可知当时( )
A.和平共处得到广泛认同 |
B.美国企图以技术进行殖民 |
C.中苏关系处于紧张状态 |
D.中国积极援助不发达国家 |
1959年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
A.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 B.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 |
C.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 | D.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
在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问题达成普遍认识:“反华大战不致轻易发生,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基于该认识,我国政府
A.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
B.争取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加入不结盟组织共同反霸 |
“会议坚信,本宣言和各项停止敌对行动协定中所规定的条款的实施,将使柬埔寨、老挝和越南从此能够完全独立自主地在国际和平大家庭中起他们的作用。”这次会议( )
A.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
C.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
D.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就此,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A.“三个世界”政策 |
B.“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的政策 |
C.“求同存异”的方针 |
D.“不结盟”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