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蒋介石听到解放军炮打金门的消息后,接连叫了三个“好”,并随即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公开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国民党从金门、马岛撤军以实现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这表明( )
A.美国企图促成国共和谈来解决台湾问题 |
B.蒋介石为台湾独立找到了理由 |
C.海峡两岸有强烈的战争意识 |
D.蒋介石的反应体现了国共在当时台湾问题上的某种默契 |
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与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重要的共识,通称“九二共识”,即
A.和平统一 | B.海峡两岸共同发展经济 |
C.一国两制 |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2008年12月15日,台湾海峡两岸直接“三通”变成了现实。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
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B.“一国两制”的提出 |
C.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 | D.“九二共识”的达成 |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自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 B.“九二共识”的达成 |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中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说明( )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时坚持不妥协立场 |
B.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崇高地位和威望 |
C.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就越大 |
D.英国的霸权地位丧失 |
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时说:“从你们踏上内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两党就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两党历史性的再度握手充分印证了国共两党当前共同的根本利益是
A.维护本阶级统治 |
B.共同对付“台独”势力 |
C.实现祖国统一、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
D.稳定两岸关系、发展两岸经济 |
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时,引用了“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几句诗。该回答是针对
A.香港问题 | B.台湾问题 | C.中美关系问题 | D.钓鱼岛问题 |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 B.“九二共识”的确定 |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 D.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
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下列有关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③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 ④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③①②④ | D.④③①② |
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功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 D.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 |
2001年9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国际论坛会议开幕式讲话中指出:“我们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台湾情况不同,我们仍将按照同一方针,争取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这个“不同”是指( )
A.台湾问题属于内政问题,港澳问题属于外交、主权问题 |
B.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后,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而香港和澳门不行 |
C.解决台湾问题有战争的可能 |
D.台湾的文化传统和港澳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