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下两张照片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A.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
B.两岸文化同根同源,都认可“一个中国” |
C.体现海峡两岸对实现国家统一途径的认识不同 |
D.“一国两制”方针表明大陆已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
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该文件
①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建议海峡两岸通航通邮通商
③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④达成“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④ |
台湾地区与大陆的联系落后于香港地区。在1949年后的30年里,双方曾拒绝承认彼此的存在和合法性,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往来,而且处于实际的战争状态,这表现在双方不时向沿海岛屿开炮。这种局面的转变始于( )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B.“一国两制”的提出 |
C.“关于统一问题的九条方针政策”的提出 |
D.“九二共识”的达成 |
毛泽东与蒋介石对海峡两岸关系认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 )
A.互相承认对方的合法性 | B.都主张两岸和平相处 |
C.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 D.都主张两党共同执政 |
周恩来曾说:“关于香港,有一个密谋,或者说阴谋,正在策划中,即令香港成为自治领……中国希望无论如何至少香港现有的状态可以保持不变。”周恩来处理香港问题的原则是( )
A.维护中国对香港的主权 |
B.试图警告英国不能破坏香港现状 |
C.承认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
D.对香港问题持谨慎态度,避免问题复杂化 |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恐怕是炎黄子孙最为熟悉的歌曲。Macao能够顺利回归,其因素包括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 ③英国的积极配合 ④回归是人心所向,符合历史潮流(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2012年1月24日马英九再次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在此之前他就曾经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是( )
A.在维持两岸现状前提下,谋求两岸和平发展 |
B.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 |
C.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 |
D.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 |
海峡交流基金会于9月29日举办“2015大陆台商中秋节座谈联谊活动”,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致词表示:两岸关系“相合则旺,相离则伤,相反则荡”。两岸相合的关键在于
A.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 B.提出“一国两制” |
C.坚持“九二共识” | D.实现两岸三通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台湾事实上的独立是不可能被承认的,尤其在国民党为挽回面子宣称要反攻大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可以说台湾的自治直到今天仍使中国内战处于一个相持局面。”对“相持局面”的理解是( )
A.海峡两岸渴望祖国的统一 |
B.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
C.中共热切盼望台湾回归祖国 |
D.美国不再干涉台湾问题 |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出现许多可喜的变化,究其原因,下列有关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合力推动
②国共两党已开通高层会谈渠道
③两岸政府已实现“三通”
④香港、澳门地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树立了榜样
⑤台湾经济繁荣、科技发达、体育强盛,使大陆民众形成向心力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这一重要共识是( )
A.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
B.两岸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C.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D.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旅游投资 |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香港回归祖国 ②澳门回归祖国
③“九二共识”的达成 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②① | C.④③①② | D.②③④① |
“一国两制”构想在台湾问题上与香港、澳门问题的不同之处在于( )
A.设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主权 |
B.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 |
C.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
D.同外国的经济、文化不变 |
香港的确没有变:驾驶汽车依然右舵左行;每到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人们依然会涌入马场。但香港的确又发生了变化: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们选为立法会议员的可能,而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这里的变与不变
A.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很好的实施 |
B.说明香港回归没有对民众产生深刻地影响 |
C.体现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
D.反映了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
观察下面的漫画,其反映的突出主题是
A.“一国两制”获得成功应用 |
B.国际反华势力支持“台独” |
C.解决台湾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
D.讽刺“台独”势力自不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