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学生准备举办一个“文革往事”的讲座,他们打算请亲身经历过文革时期的老师做主讲人,请你根据下面几位老师的出生年代,帮助他们确定最合适的主讲人( )
A.黄老师 1947年 | B.张老师 1966年 |
C.李老师 1972年 | D.郑老师 1978年 |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中说:“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文中所说的“教训”主要是( )
A.要注重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 B.要严格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调整生产关系 | D.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下图是某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宣传单,据此推断此宣传单最有可能出现于
(图注:毛主席语录下为外语喊话教材,用中文分别音译了英语、俄语的一些常用语,如缴枪不杀、出来、我们宽待俘虏、不要动、举起手来、跟我们走等)
A.解放战争时期 | B.建国时期 |
C.文革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文革”在政治上的主要危害是
A.使国家的政权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 B.使国家陷入混乱之中 |
C.严重破坏了民主和法制建设 | D.使阶级斗争扩展到党内 |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
B.“大跃进”运动 |
C.农村人民公社化 |
D.“文化大革命” |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长期没有举行过会议,各民主党派的许多负责人受到无情批斗。这些现象反映当时( )。
A.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 B.政治协商制度被抛弃 |
C.多党合作制度一度停止 |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断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China Watch》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关于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法制 |
B.是由于党的指导思想出现了严重偏差 |
C.直接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改革 |
D.给新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长期没有举行过会议。这反映当时( )
A.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 B.政治协商制度被抛弃 |
C.多党合作制度一度停止 |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断 |
“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下图中砸毁曲阜孔庙的塑像这一“破四旧”行为造成的危害有
①破坏了文物 ②导致了社会制度的倒退 ③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美德 ④破坏了社会秩序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份(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表明( )
A.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 |
B.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 |
C.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 |
D.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
美国《时代杂志》一直关注中国的变化,以下四图均选自于时代封面人物,其中对应1969年中国民主政治悲剧的是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 B.“大跃进”运动 |
C.农村人民公社化 | D.“文化大革命”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确立的一系列基本政治制度中保持了连贯性,即使在“文革”时期也没有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政治协商制度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民主集中制度 |
“文革”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重大破坏,主要表现在 ( )
①人民代表大会多年没有召开 ②各级领导机关无法正常工作
③各种违宪违法行为不断 ④社会极度混乱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口号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 B.国家政治体制建设倒退 |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 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