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在政治上的主要危害是
A.使国家的政权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 B.使国家陷入混乱之中 |
C.严重破坏了民主和法制建设 | D.使阶级斗争扩展到党内 |
1968年《红旗》杂志第四期社论说:“迷信选举,这也是一种保守思想”,革命委员会“不是选举产生的,而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群众的行动产生的”,它“比以前单纯用选举产生的更合于无产阶级民主,更合于民主集中制,更能深刻得多地反映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这个社论
A.赞扬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性 |
B.推崇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广泛代表性 |
C.破坏法制建设的成果,实质上是民主的倒退 |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理论飞跃 |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 B.林彪、江青一伙煸动 |
C.国际形势的恶化 | D.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 |
据保守统计,文革期间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172万,受迫害的人数更以千万计。为此,著名作家冯骥才采访了上千名文革经历者,从中选出了一百人作为代表并写下了《一百个人的十年》一文。最后,他说到:“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962年,中国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当时一角钱的纸币发行不久就经历了从图1到图2的变化。你认为出现变化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图1:1962年发行的一角券) (图2:1966年发行的1角券)
A.图1中的人群全部靠右行进,被认为犯了右倾的严重路线错误,图2进行了修正。 |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
C.我国工农联盟的社会基础 |
D.图1反应的是大跃进的成果,图2反应了在三年自然灾害后政策的调整 |
1968年《红旗》杂志第四期社论说:“迷信选举,这也是一种保守思想”,革命委员会“不是选举产生的,而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群众的行动产生的”,它“比以前单纯用选举产生的更合于无产阶级民主,更合于民主集中制,更能深刻得多地反映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这个社论
A.赞扬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性 | B.推崇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广泛代表性 |
C.破坏法制建设的成果,实质上是民主的倒退 |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理论飞跃 |
右图是某年发行的一枚邮票,当时邮电部通知:“决定破例在贴用邮件时,不予盖销。另在邮件封面上空白处加盖收寄日期”。这枚邮票最有可能发行于下列哪一时期?
A.延安时期 |
B.过渡时期 |
C.十年探索时期 |
D.十年动乱时期 |
习近平指出:“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有其主观因素和个人责任,还在于复杂的国内国际的社会历史原因,应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下列属于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的“社会历史原因”的是
A.他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经验不足 | B.在建设时期照搬战争年代的成功做法 |
C.一系列胜利使他晚年产生了骄傲情绪 | D.马克思的设想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
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任命了13位政府领导人。其中,劳动模范陈永贵和吴桂贤都是从基层被火速选拔成为副总理的,他们在工作上实行“三三制”,即每年三分之一时间在中央工作,三分之一时间回原单位劳动,三分之一时间到各地调查研究。这说明
A.中央政府被全面夺权 | B.人大制度基本不能实行 |
C.中央注重走群众路线 | D.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
图示为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知识网络。与之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共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
B.边彊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C.基层民主实行间接选举 |
D.民主与法制渐趋完善 |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某中学团委举行“光辉历程”党史知识展览,同学们列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大成就如下:
①中美建交 ②粉碎“四人帮” 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香港回归。
以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 B.②①③④ | C.②①④③ | D.②③①④ |
刘少奇在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指出:“我们采取这种制度,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中国人民就是要采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里的“制度”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政治协商制度 | D.社会主义制度 |
下文摘自某书局发行的教科书前言,据此判断该教科书出版时期为( )
二、无产阶级的新教材的编写,是一桩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新事业,我们正处在摸索和尝试的过程中,缺点和错误是难免的,我们殷切地期望各地革命委员会广泛征集革命的学生、革命的教员、革命的工人提出意见和批评。 |
A.1949—1956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8—1988年
下图为中国某历史时期的教科书配图,下列配图出现并盛行的历史时期是()
A.1949~1956年 | B.1956~1966年 |
C.1966~1976年 | D.1978~1988年 |
如下图是1968年发行的一枚邮票,当时邮电部通知:“决定破例在贴用邮票时,不予盖销。另在邮件封面上空白处加盖收寄日期。”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青年毛泽东求学经历 |
B.讴歌了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 |
C.描绘了解放战争的壮阔场面 |
D.折射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狂热情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