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多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方式来评说世事,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和平方案”是指三大战役后的《国内和平协定》 |
B.图中人有反内战、和平建国的愿望 |
C.表明作者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
D.表达作者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
毛泽东说:“有些同志问,为什么要让出八个解放区?……我们的方针是保护人民的利益。在不损害人民的基本原则下,容许作一些让步,用这些让步去换取全国人民需要的和平民主。”这段话的背景是
A.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
B.1937年,共产党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
C.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 |
D.1949年,国共北平和谈 |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 B.平津战役 |
C.淮海战役 | D.渡江战役 |
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
A.中共七大 | B.七届二中全会 |
C.中共八大 | D.八大二次会议 |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挺进大别山 |
B.百万雄师过长江 |
C.挺进大西南 |
D.挥师大西北 |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局部图。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A.③②④① | B.④③①② |
C.③①④② | D.④①②③ |
下图是进步青年发表的漫画《蜡炬成灰泪不干》。它意在讽刺“蒋政权” ( )
A.背叛国民革命,背信弃义 | B.围剿工农红军,手足相残 |
C.实行消极抗战,国土沦丧 | D.坚持独裁内战,自取灭亡 |
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事件应是
A.国共一次合作 | B.西安事变 |
C.重庆谈判 | D.北平谈判 |
1949年毛泽东作了一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其中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描述的是
A.辽沈战役 | B.淮海战役 |
C.平津战役 | D.渡江战役 |
下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
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 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
C.淮海战役结束 | 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
1948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国民党内弥漫腐化和反动势力,已是尽人皆知”,“我现在主要担心的是通过对他们(指民盟等民主力量)的鲁莽迫害,政府将进一步使自己丧失名誉”。当时司徒雷登的实际对华立场是( )
A.仍然不放弃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
B.开始倾向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
C.建议美国政府放弃对国民党的支持 |
D.希望由其他党派来取代国民党 |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穿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举动:
①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 ②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③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④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947年底,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使之走向颠覆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毛泽东作出该判断的背景是
A.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 |
B.解放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
C.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
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
以下词组可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五四起风雷 遵义定决策 卢沟燃烽火 挺进大别山 |
B.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 挺进大别山 卢沟燃烽火 |
C.五四起风雷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挺进大别山 |
D.挺进大别山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远征,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创造了一种全人类都为之景仰的钦佩的精神!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的长征》是中央电视台、北京东方昆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由崔永元担任主持人的大型电视活动,有20名体验者于2006年5月1日,在当年红军出发的地点开始踏上长征路,他们将用10个月左右时间,沿70年前红军长征主要路线,徒步至终点。
材料二 大渡河,是一个无法让人不把石达开和红军联系在一起的地方。今天,在这里有一高大门楼,两侧有一副对联:“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1935年5月,在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后进入四川,准备向北穿过彝族地区,强度大渡河。当时,蒋介石曾放言:要让中央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1863年5月14日,太平天国的名将石达开率4万多人马,在大渡河畔准备北渡时遭清军围堵而全军覆没。)
请回答:
(1)从政治、军事角度方面分析当年红军长征的原因。当年石达开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来到大渡河边、准备北渡的?
(2)红军强渡大渡河后,胜利进军,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假如石达开北渡成功,你认为其最终结局会怎样?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