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
A.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
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
C.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
D.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
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
下图是进步青年发表的漫画《蜡炬成灰泪不干》。它意在讽刺“蒋政权” ( )
A.背叛国民革命,背信弃义 | B.围剿工农红军,手足相残 |
C.实行消极抗战,国土沦丧 | D.坚持独裁内战,自取灭亡 |
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
A.江西井冈山——贵州遵义——陕西延安 |
B.广州虎门——南京中山陵——北京圆明园 |
C.南京天王府遗址——北京故宫——沈阳伪皇宫 |
D.上海“淞沪会战纪念馆”——枣庄“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 |
下图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 ( )
A.①④③② | B.③②④① | C.③①②④ | D.③②①④ |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南京条约》的签订 图二中国守军在卢沟桥狙击敌军
图三新中国的成立
(1)图二中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标志着什么的开始?中国的这次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图三中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的社会进程有什么重大影响?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
A.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
B.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
这次战事(役)结束后,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结束”。材料反映的是( )
A.淞沪会战 | B.平津战役 |
C.淮海战役 | D.渡江战役 |
1945年秋,毛泽东在重庆将词《沁园春·雪》赠予柳亚子先生。毛泽东此次重庆之行
A.签署了“双十协定” | B.组织1946年政协协商会议 |
C.发表了《八一宣言》 | D.提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
漫画多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方式来评说世事,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和平方案”是指三大战役后的《国内和平协定》 |
B.图中人有反内战、和平建国的愿望 |
C.表达作者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
D.表明作者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
1949年10月1号,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面所列各项属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原因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③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④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
⑤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A.②③④⑤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三大战役中发生在华北地区的是
A.辽沈战役 | B.淮海战役 |
C.渡江战役 | D.平津战役 |
中共中央驻地曾有多次转移,某同学探究这一专题时得出了以下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A.从上海到瑞金,有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B.从瑞金到延安,有利于抗日战争向解放战争转变 |
C.从延安到西柏坡,反映了解放战争形势的变化 |
D.从西柏坡到北平,反映了工作重心转移到乡村 |
某同学在一篇名为《我的爷爷》的作文中写到:“①我的爷爷出生于1920年,18岁参加了工农红军闹革命;②之后跟随部队参加了百团大战等战役;③解放战争时期,又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大别山脚下并扎根下来,率领当地农民进行土改运动;④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我爷爷担任人民公社书记,带领社员开荒修渠……”这段文字的四处叙述中,与史实相比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 B.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
C.②③④正确,①错误 | D.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