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如苏轼祖父名序,所以代人作序便改“序”为“叙”,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 ( )
A.维护皇权独尊 | B.倡导尊老爱幼 |
C.强化尊卑等级 | D.凝聚血脉亲缘 |
孙中山曾对科举制发表以下看法:“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科举制之前实行的是察举制 |
B.科举制度在唐朝正式建立 |
C.唐宋至明清的科举考试“不合时用” |
D.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
《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反映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 )
A.世卿世禄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如图,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④②① | B.②④③① | C.④③①② | D.③①②④ |
据考古专家确定,安徽六安双敦发掘的古墓主人是西汉第一代六安王刘庆,该古墓主人身份与下列哪项制度有关( )
A.察举制 | B.封国制 | C.郡县制 | D.行省制 |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
①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势力 ②皇权与相权 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④汉族与少数民族
A.③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唐太宗一次对侍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便,皆须执论。比来唯觉阿旨顺情,唯唯相尚,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这表明中书门下的职责之一是
A.匡正皇帝的过失 | B.传达、执行皇帝意旨 |
C.替皇帝草拟政令 | D.审批、决策机要事务 |
司马光说:“光武中兴,身亲庶务,事归台阁,尚书始重,而汉公卿稍已失职矣。……(魏)文帝受禅,改尚书为中书。有令有监,而亦不废尚书。然中书亲近,而尚书疏外矣。东晋以后,天子以侍中常在左右,多与之议政事,不独任中书,于是又有门下,而中书权始分矣。降及南北期,大抵皆循此制。”材料不能反映( )
A.魏晋时期三省制的雏形已经形成 |
B.汉魏以来宰相权力被日渐分割 |
C.君主近臣逐渐掌控国家权力中枢 |
D.汉魏以来行政效率的逐渐下降 |
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办案人员奉命向刘祎之出示了皇帝签发的敕书(命令)。结果刘祎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何得为敕!”武则天大怒,干脆下令刘祎之“即家赐死”。对上述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A.体现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 B.三省体制导致宰相专权 |
C.中书门下执掌最高决策权 | D.三省六部体制名存实亡 |
宋太祖时,各府、州公事,必须长官和通判“签议连书,方得下行”,北宋真宗以后通判“佐州郡之治,入则贰政,出则按县”。这一变化说明( )
A.中央集权逐渐弱化 | B.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
C.通判权力有所提升 | D.地方受到严密监控 |
唐代安史之乱时,长安和洛阳俱失,地方州郡还是有办法可以各自为战,并最终平叛;北宋时金兵内侵,“虏骑所过,莫不溃散”。造成这两种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 B.军事实力的差异 |
C.皇帝是否昏庸无能 | D.地方权力的大小 |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个时期应是( )
A.春秋战国 | B.秦汉 | C.隋唐 | D.明清 |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 )
A.开始设立官员监察制度 | B.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
C.逐渐干预地方的行政权 | D.丧失作用,形同虚设 |
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分工合作,提高了办事效率 ②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③它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 ④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各朝影响深远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 |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
②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
③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
④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
A.②③④① | B.②④③① | C.③②①④ | D.④②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