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须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
钱穆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还比较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
A.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 B.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 |
C.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 | D.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 |
《元史·桑哥传》载:“桑哥又以总制院所统西番(即吐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元史·百官志》载:“因唐制吐番来朝见於宜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下列对上述两则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两则有关宣政院的史料相互矛盾 |
B.唐代由宣政院负责接待吐番使者 |
C.元代宣政院管理西藏的军务民政 |
D.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始于唐代 |
地区建置沿革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下面四张地图反映了湖南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注:划了椭圆的标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 B.①④②③ |
C.②①④③ | D.④①③② |
“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隶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
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朝代 |
县制 |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
层级 |
秦 |
郡县制 |
郡——县 |
二级制 |
汉 |
|
西汉和东汉前期:郡——县 东汉末期:州——郡——县 |
二级制 三级制 |
A.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B.郡县制是秦朝开创的一项重要制度
C.两汉统治者直接沿袭秦朝的郡县制
D.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变化
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一( )
A.瓦解宗法体系 |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
《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反映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 )
A.世卿世禄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元朝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扩大统治区域 | B.加强专制皇权 |
C.发展地方经济 | D.防止地方割据 |
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萧功秦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在平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精英的三大主要阶层(地主、士绅和官僚)之间,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就传统官僚专制社会所具有的社会流动程度而言,中国可以说是人类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具阶层开放性结构的社会。”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的主要因素是
A.卖官鬻爵 | B.土地自由买卖 |
C.科举取士 | D.农民起义改朝换代 |
据《史记》记载,汉文帝佞臣邓通曾对丞相申屠嘉礼仪怠慢,申屠嘉严斥邓通,并招其至丞相府,依律欲斩之,后文帝求情方才得免。这说明
A.汉初礼仪制度至上,无人可以违背 |
B.汉初丞相位望隆重,皇帝也礼让三分 |
C.丞相申屠嘉专权,汉文帝大权旁落 |
D.丞相申屠嘉刚直不阿,坚决维护法度 |
北宋基本解决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矛盾,其主要措施是
①文官任州郡长官 ②枢密使的设立 ③通判的设置 ④三司使的设置
A.①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