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
C.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
关于郡县制和行省制两者之间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郡县制和行省制两者的出发点都是加强中央集权 |
B.郡县制是行省制的基础 |
C.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继承和发展 |
D.行省制改变了郡县制,因此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否定 |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明朝的内阁 | B.宋朝的枢密院 |
C.唐朝的门下省 | D.清朝的军机处 |
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隋唐时期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
B.中书省下设六部 |
C.门下省下设政事堂为三省长官议事的场所 |
D.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 |
“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唐朝《文献通考》中的这段记载,反映了唐朝的三省( )
A.工作效率极其低下 | B.运转过程不断完善 |
C.行政地位逐渐下降 | D.完全隶属于政事堂 |
汉朝时期,武帝平定闽越国后,在闽越故都有一个汉朝廷设立的“东部侯官”,隶属会稽郡,同时该郡又处于扬州刺史的管辖范围。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而扬州刺史对其行使权力是 ( )
A.监察权 | B.行政权 | C.军事权 | D.经济权 |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 “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
A.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
D.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
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
图 秦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独尊 |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是指 ( )
A.世官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
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我国现在的各省,在元朝时的称呼与现在相同的是( )
A.辽宁省 | B.山东省 | C.河北省 | D.甘肃省 |
北宋建立后,在地方府州均置通判,府州长官的命令,必须经通判副署,方能生效。宋朝统治者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增强地方决策的可行性 |
B.维护地方秩序的稳定 |
C.使地方官吏互相牵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
D.使地方官吏分工明确以提高工作效率 |
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 B.加强中央集权 |
C.分割宰相职权 | D.改革科举制度 |
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国。”西汉政府采取的哪项措施反映了这一主张( )
A.削夺列侯的爵位 | B.削夺王国的封地 |
C.颁布“推恩令” | D.九卿有事,上报中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