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认为,元代社会经济、文化水准高出春秋时代百倍,但政治上却是倒退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元)中叶以后,则剧家悉为杭州人。……盖杂剧之根本地,已移而至南方,岂非以南宋旧都,文化颇盛之故欤。……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现在)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材料二 这座城(杭州)方圆约有一百英里,它的街道和运河都十分宽阔,还有许多广场或集市,……这些广场的位置十分利于交易,每个市场在一星期的三天中,都有四、五万人来赶集。所有你能想到的商品,在市场上都有销售。……每一方形市场的对面有两个大公署,署内驻有大汗任命的官吏,负责解决外商与本地居民间所发生的各种争执,并且监视附近各桥梁的守卫是否尽忠职守,如有失职,则严惩不怠。
——《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三 (元行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
——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王国维认为杭州成为元杂剧中心之地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朝杭州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
(3)据材料三,你是否认同钱穆对行省制度的看法?并说明你的理由。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世界各国曾出现过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正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利克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
(1)归纳材料一中所述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2分)它与材料二揭示的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4分)
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2)材料二中的“仿制品”指什么?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样理解的?
材料四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3)据材料四,分析毛泽东的言论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构建的民主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还包含哪些内容?(4分)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某班举办题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利弊”的辩论会,正方观点: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弊大于利。正反方均收集到以下图文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
——摘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摘选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图8所示的中央行政制度称为什么?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为加强专制而采取的措施。
并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什么趋势?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支持哪方观点?请说明理由。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和美国作为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材料三: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二、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些朝代开创的何种制度?图示二中的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各自拥有什么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对图示二这一制度进行简单评价。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政体?图中体现了美国政体的什么特点?总统、国会、联邦法院各自拥有什么权力?
(3)据材料三概括近代英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三中都体现了对权力的分割,结合所学谈谈它们实质上的不同。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家”和“国”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对这种家国一体的政治造成冲击的有( )
①宗法制; ②郡县制;
③三省六部制; ④科举制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阅读上面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的名称(1分)。西周实行这一政治制度反映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哪些特点?
(2)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与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3)元朝在地方行政机构制度上有何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怎样影响?
(4)图四中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分布状况。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居住区实行何种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
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唐朝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3)军机处设置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至虑也。且日断十事,若五条不中,…以日断月,乃至累年,乖谬(错误)既多,不亡何待?
——引自《旧唐书》
材料二、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引自《明史》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司法权归法院,行政权归大总统。…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材
材料四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引自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唐太宗与明太祖对宰相制度的看法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二者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说明理由
(2)材料三反映中国近代哪一部宪法?其性质地位是什么?结合内容指出该宪法有何进步性?
(3)比较材料三、四,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映的新中国民主制度有何新特点?
2010年,北京国贸中心举办的亚洲艺术博览会上,30余把浙江龙泉剑亮相。其中“康熙战刀”、乾隆御用宝力“天字一号大阅刀”(原品藏故宫)等均首次在京亮相。其中“天字一号”这种说法出自
A.商铺 | B.科举 | C.皇帝 | D.占卜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表明秦朝将新创的制度推向全国。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材料三 《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四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祖皇帝罢丞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五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制中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2)材料二反映唐代推行的哪种制度?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汉、唐、北宋、明朝统治者为防范相权过重的威胁,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4)高祖皇帝罢丞相后,明成祖为解决政务繁忙问题,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特点是什么?
(5)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6)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趋势。
制度创新、政策调整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葛洪《抱朴子·审举》
材料二:(17世纪后期)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俄国的彼得大帝还在南征北战,建立专制帝国;德国和意大利则四分五裂,人民正期待着强有力的王者出现……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的崛起》
材料三: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1955年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制度。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材料二中“历史性的转变”应该是从 社会转向 社会,结合史实从政治、思想、科技三方面概括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法美“古典”发展模式的特点?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美国克林顿政府是如何修正自身发展模式的?成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