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亨宗庙;三思立,庙不袱(新死者附祭于先租)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宁,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
材料二 孔子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康熙告谕大臣:“朕观自古帝王,于不肖大臣,正法者颇多。今设有贪污之臣,朕得其实,亦必置之重典。”
秦朝的国家政权机关设三大部门,一是丞相,掌管行政,协助皇帝处理万机;二是太尉,掌管军事;三是御史大夫,掌监察。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使武则天“感悟”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反腐的主要手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封建社会的历代王朝都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
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②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③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④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提高皇帝身边近臣的权力来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的一种方式。以下机构的设置能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

A.枢密院、中书省、军机处 B.中书门下、枢密院、内阁
C.中朝、内阁、军机处 D.中朝、三司、尚书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行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

A.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最能引起文中“汉朝革命”的举措是( )

A.实行察举制 B.实行内外朝制度
C.分封同姓王 D.推行刺史制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初功臣,多来自乡里田野。他们没有受过礼仪的约束,常饮酒争功,大呼大叫,甚至拔剑击柱。叔孙通看到刘邦有建立朝廷秩序的要求,便提出。起朝仪”。经刘邦同意,叔孙通从鲁征集三十人,加上刘邦左右的学者及其弟子百余人,参照秦仪,制订出新的朝仪。七年(公元前200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朝贺,起用新定朝仪。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御史执法,举不加仪者辄引去。竞朝置酒,无敢谵失礼者。这一套朝仪,不只是一套仪式,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尊卑不同的封建等级。于是刘邦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封功臣和定朝仪都是刘邦开创帝业中的大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汉初制定“新朝仪”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制定“新朝仪”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斯·韦伯在论述某一制度时说:“……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否则这个等级会按照藩臣和内阁的作法垄断所有的官俸……追官逐禄者的竞争排除了联合为封建性质贵族的任何可能性;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济身俸禄补缺等级。”下列表述,与此制度相吻合的是(    )

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B.“寒素洁北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兴论》载:“(宋)仁宗朝,有劝仁宗以收揽权柄,凡事皆从中出,勿令人臣弄威福。仁宗言:‘卿言故善。然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从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则易。’”这体现出(  )

A.行政权转移到宰相手中 B.政治理性化色彩凸显
C.君主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

A.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
B.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
C.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
D.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代历史学家杜佑在《通典·选举》中写道:“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用非所习者也,故当官少称职之吏。”他认为科举制(     )

A.考试内容过于单一
B.选才不够公平公正
C.难以满足政治需要
D.选才范围较为狭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府兵卫士免除租调力役,自备资粮,定期轮流宿卫京师或充当边兵,随着均田制的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卫士不能按时更番轮替,边兵久征不远,难以自备资粮,“浸以贫弱,逃亡略尽”,府兵制濒于瓦解,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民担任卫士的府兵制演变为朝廷供给资粮的募兵制。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
(1)根据材料,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拆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一、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雍正帝穿越到2014 年畅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 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明太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你认为他们的言论与史实相符的有几位(    )

A.1 B.2 C.3 D.4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宋时期,皇帝下达的诏令,原则上须宰相通过,加盖印章,方能成为一道合法的诏令而生效,皇帝自宫内直接发出批示,被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会受到臣僚的批评和抵制。这主要说明了(    )

A.科举制使得官僚参政水平提高
B.君主失去了独裁地位
C.三省体制主观上是为了限制君权
D.最高决策程序的制度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