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23分) 礼仪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一定的政治制度及其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艺祖(宋太祖)继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演变反映的本质问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明清三个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并概括其趋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废分封,置郡县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建立法律体系 D.实行科举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皇权不断加强 D.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开元十年,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他写的《孝经注》,开元二十一年,玄宗又完成了《御注道德经》,开元二十二年又颁布了他注释的《金刚经》。唐玄宗的这一做法:(     )

A.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是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发展的体现
C.有利于后世儒学的创新发展
D.违背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主流趋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   )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
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
C.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
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马,但边民却将铜钱铸造成铜兵器,到处侵扰。为此,宋实行茶马互市,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药材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这可用来说明

A.边疆地区有较强的军事实力
B.经济政策制定在于维护封建统治
C.北宋时期经济模式大大倒退
D.守内虚外导致北宋积贫积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是 D.科举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国。”西汉政府采取的哪项措施反映了这一主张(   )

A.削夺列侯的爵位 B.削夺王国的封地
C.颁布“推恩令” D.九卿有事,上报中朝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史·百官志》:“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据材料可知,元行省(    )

A.最初是中央派出机构 B.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C.削弱了中央集权 D.辖区广阔且权力较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该制度是(     )

A.秦朝三公制 B.秦朝“朝议”制
C.隋唐三省制 D.明朝内阁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神宗欲改革职官制度,曾讨论枢密院机构是否继续存在,有人建议将其权力合并于兵部。但神宗说:“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互相维制,何可废也?”因而改制时唯独把枢密院保留了下来,枢密使照例用文人充任,副职有时用武人。这主要体现了宋朝政制的特点是(     )

A.文武分权 B.守内虚外 C.重文轻武 D.分化事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能够体现这一“法宝”核心的是(    )

A.在边疆设立军镇 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和官员之间相互牵制
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建立“中朝”
B.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枢密院,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D.元代废除了三省只设中书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和县行政建制沿革”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时期
和县行政建制沿革
周朝
春秋属吴国管辖
秦朝
置历阳县,九江郡所辖
汉朝
属淮南国
唐朝
名为和州,属淮南道
宋朝
属淮南西路,后属庐州路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的长期稳定
B.九江郡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命
C.汉朝分封的王国加强了中央集权
D.宋朝时淮南西路属河南江北行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
甲: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乙: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
丙: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丁: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
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
C 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对,丙丁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