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图中在唐朝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地区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宋人范仲熊说:“(辽天祚帝)拒谏饰非,穷奢极欲,盘于游畋(打猎),信用谗谄,纪纲废弛,人情怨怒,故金人乘其敝而攻之。”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范仲熊的观点是正确的 |
B.范仲熊的观点指明了辽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
C.范仲熊认为,金人的进攻是辽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
D.范仲熊认为,宋金夹攻导致了辽朝灭亡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主(南唐烈祖李昇)即位,江淮比年丰稔,兵食有余,群臣争言:“陛下中兴,今北方多难,宜出兵恢复旧疆。”唐主曰:“吾少长军旅,见兵之为民害深矣,不忍复言。使彼民安则吾民亦安矣,又何求焉!”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 (烈祖昇元三年春,诏曰)乃者(以往)干戈相寻,地茀(荒芜)而不艺(种植),桑陨而弗蚕,衣食日耗,朕甚闵(悯)之。民有向风来归者,受之土田,仍给复三年(免徭役三年)。……(其年夏,又下令)民三年艺桑及三千本(棵)者,赐帛五十匹,每丁垦田及八十亩者,赐钱二万,皆五年勿收租税。 ——摘自《十国春秋》
材料三 (昇元五年)分遗使者按行(巡视)民田,以肥瘠定其税,民间称其平允。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四 (李昇统治末年,南唐)内外寝兵,耕织岁滋,文物彬焕,渐有中朝之风采。
——摘自《钓矶立谈》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李昇的治国方针、措施和后果。
要求:表述应当成文。限150字左右。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锺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这则材料提供的关于唐朝的历史信息包括(1)唐朝始设宰相 (2)唐朝宰相中有很多贤相 (3)唐朝有的宰相专权乱政 (4)唐朝所用的宰相尽是小人
A (1)(2)(3)(4) B (2)(3)(4)
C (2)(3) D(1)(4)
在学完了宋代的中央集权制之后,某一班级的学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同学甲说:宋代中央集权若干强枝,使宋朝积贫积弱的重要根源。
同学乙说:没有宋代的中央集权就没有北宋的和平繁荣的局面。
同学丙说:宋代加强中集权的措施使宋代的文学艺术达到巅峰。
你同意谁的观点,并说明另一种观点可以理解之处。
东汉末年桓帝灵灵帝时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童谣:“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反映了当时社会( )
A.宦官外戚专权 | B.吏治十分腐败 |
C.群众关心政治 | D.政府重用人才 |
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
A.相同的是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 |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对此论断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 | B.唐代宰相轮流坐庄 |
C.宰相权力不断集中 | D.宰相权力走向分散 |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
以下关于淝水之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383年,前秦苻坚军队与谢安、谢玄率领的东晋军队之间发生的战役 |
B.前秦军队民族成分复杂,士气低落,战线过长,结果失败 |
C.前秦军队80万,东晋只有8万,结果东晋以少胜多 |
D.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陷分裂,东晋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失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