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明人张英在《恒产琐言》中说:“尝见人家子弟,厌田产之生息微而缓,羡贸易之生息速而绕,至鬻产以从事,断未有不全年尽没者。余身试如此,见人家如此,千百不爽一。”这段话(   )

A.真实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
B.表明古代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快
C.体现了作者重农抑商思想
D.说明小农经济的地位受到冲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经济商品化
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C.封建地租货币化
D.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研究了北宋到清朝的国家财政收入情况,以每朝最高财政收入计算统计如下表

朝代
最高财政收入
北宋
100000000两白银
南宋
80000000两白银
明代
5000000两白银
清代
3000000两白银

对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  )
A.明清时期由于长期战乱导致国家经济严重衰退
B.两宋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已经逐渐发展到顶峰
C.明清时期强化的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D.明清时采取了有别于两宋的国家财政税收政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租佃关系发生的变化是(    )

A.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 B.自耕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
C.佃农对国家的依附关系减弱 D.自耕农对国家的依附关系减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用……暮息而归。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生产力的发展 B.劳动力专业化出现
C.粮食产量增加,富余了一定的劳动力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普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9世纪中叶起,中国农村开始生产供出口的大宗商品,趋向于转入新的商业渠道。但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地区,传统的市场结构正欣欣向荣,直到1949年都很少有衰落的迹象。这说明中国近代(   )

A.工业化的进程缓慢 B.小农经济欣欣向荣
C.市场结构殖民地化 D.新的商业渠道兴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经济商品化 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C.封建地租货币化 D.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世纪末的明朝与英国都出现了土地大量集中的现象。该现象(  )

A.强化了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B.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大了两国生产方式的差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    )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佛山镇的铁锅不仅远销吴越荆楚,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县炉头镇的铁器品“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

A.商业发展促进商业市镇兴起
B.商品流通突破狭隘地方市场
C.全国手工业的发展相对平衡
D.海禁政策松动海外贸易发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载:“佛山针行,向称大宗,佣工仰食以千百计。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C.自然经济的不断解体 D.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情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
C.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D.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至明清时期,“三日不见赣粮船,市上就要闹粮荒。”导致明清时期苏杭地区市场上出现严重“粮荒”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人口的持续增加
B.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
C.京杭大运河运输功能的丧失
D.太平天国运动对农业的破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稀疏而微弱
B.发展非常缓慢
C.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D.开始主导中国社会经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是(图例中农业税要加点区别( )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农业税不断稳步增长
C.商品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提高
D.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