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说“(二十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最终( )
A.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
B.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
C.实现了世界政治文明的统一 |
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
A.世界政治的多级格局最终形成 |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
南斯拉夫总统约瑟普·布罗兹·铁托(Josip Broz Tito,1892-1980)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开创者,也是冷战时期一个重要组织主要的发起者和组织者。这个组织“它阐明了当代世界的矛盾以及国际关系不稳定的原因,并力主消除这些矛盾和原因。它要求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紧迫的国际问题。”这个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 B.欧共体 |
C.不结盟运动 | D.华沙条约组织 |
下列各项,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是
①欧共体的形成 ②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④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某国际会议以“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主要议题,可以说是第一次提出了南南合作的思想,为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开辟了道路。这次会议最有可能是
A.1954年日内瓦会议 |
B.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
C.1955年亚非会议 |
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 )
A.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
D.“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
“使西方重拾对民主和资本主义的信奉,加速了业已存在的欧洲统一运动,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军事大国。”这段话评述应指
A.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B.冷战局面的结束 |
C.欧盟的诞生 | D.世贸组织的成立 |
1961年6月召开的不结盟首脑会议预备会议,就参加不结盟首脑会议制定了严格标准,如 “与会国缔结两国间的军事同盟或加入地区性防卫条约时,不得按照大国间对抗为背景的意图签订”。据此可以得出,不结盟运动( )
A.以反对冷战为目的 | B.反对与大国交往 |
C.始终专注于政治斗争 | D.反对参与美苏对峙 |
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
A. |
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
B. |
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
C. |
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
D. |
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
1964年,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在1975~2006年联合国决议中,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这种状况( )
A. |
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 |
B. |
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
C. |
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 |
D. |
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 |
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上的太阳神塔象征着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下列与日本经济崛起有关的因素有( )
①重视科技教育 ②美国的扶持
③二战前的民主化改革 ④引进技术,制定经济战略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
A.缘于美苏战时的同盟关系 |
B.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
C.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
《全球通史》谈到:“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是基于( )
A.社会制度对立和意识形态分歧 | B.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对峙 |
C.北约和华约军事政治集团对峙 | D.西方文明优于东方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