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后来,中国制造商开始建造火柴厂、面粉厂、纱厂和纺丝厂。这些新的经济领导人往往是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他们不喜欢欧洲的统治,因为这种统治授予外国商业竞争者以特权。但他们也不太喜欢北京反动的帝国朝廷,因为它既不有效地抵抗外国人,也不去了解现代经济的性质和需要。”以下对此则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材料中叙述的企业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B.从材料中能够看出此类企业的发展受到本国当政者以及外国人的双重阻碍
C.材料中的此类企业凭借其技术及管理优势“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
D.“这些新的经济领导人”尴尬的处境是由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决定的
来源:2015届广东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最恰当的是(  )

A.官办工商业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B.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
C.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和小农经济的存在
D.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社会需求
来源:2015届广东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机器与工具进口的情况。(每5年机器和工具的年平均进口值。单位:1000海关两)

年代
各种机器和工具(A)
农机具(B)
B/A(%)
1912—1916
15956
118
0.74
1917—1921
39269
798
2.03
1922—1926
43074
390
0.91
1927—1931
55192
998
1.81

表格中的数据主要反映了
A.民国时期农业近代化有所发展      
B.传统农具逐渐退出农业领域
C.近代民族工业持续快速发展        
D.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   料
结  论

《顺德县志》载:1853年,“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

据《夏口县志》统计,光绪十四年(1888)汉口镇人口仅18万,而至民国初年竟增至120万,20年余间增长近6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口地区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谭嗣同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谭嗣同主张推翻封建君主,实现共和政体。

南京临时政府法令规定: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
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原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变化,反映了其经济的走向。根据下表信息,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1895年
1913年
增长
货物性质
中国进口
1.7亿
5.7亿
3.3倍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l5%
中国出口
0.28亿
1.66亿
8倍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             B.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C.中国进口商品主要来自美国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这段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 B.农民阶级的愚昧落后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  

A.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生产关系的变革 D.金融资本的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对这段描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至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  )
①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东方传统经济结构
②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东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民主思想的传播,冲突了东方传统思想观念
④东方物产的引进,丰富了欧美居民的日常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近代中国茶叶新式销售渠道示意图,该流程图反映出

A.茶叶出口数额远超内销 B.外国商人在华合法设厂
C.外销型农产品形成规模 D.自然经济体系完全解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片直接反映的信息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C.近代企业在中国的出现 D.自然经济在中国的逐步瓦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论者认为,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而且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你认为“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的武器是:

A.坚船利炮 B.洋纱洋布 C.自由平等的观念 D.欧洲风俗习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2月21日光明网发表《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一文指出,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这一趋势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趋势 B.近代农村生活的艰辛导致人才外流
C.近代城市生活对农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D.近代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日益扩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
B.清政府废止“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
C.中国纺丝业使用机器生产,自然经济瓦解
D.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衰弱,上海近代纺丝业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苏联解体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