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时代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史上颇具影响的一股思潮。智者运动的兴起与雅典的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 (杨冬梅《智者运动的实质及时代精神》)
(1)指出智者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智者运动的兴起与雅典的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
材料二 (如下表)
言论 |
人物 |
相关著作 |
共同的核心思想 |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
|
|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完全脱离了惩罚和罪责。 |
|
|
|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
|
《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
|
(2)表中一些著名人物的言论出现于16~18世纪。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完成该表相关内容。
材料三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四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3)与材料三相比,材料四中的政治思想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这种变化的时代因素。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这种对赎罪券的谎谬宣传,使得那些有学问的人,对于保持大家对教皇的尊敬,也确实感到困难。对于俗人的怀疑和非难又是难以解答。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请回答:
(1)普罗塔戈拉属于什么运动的代表人物?材料一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2分)
(2)材料二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由谁引发?该运动的历史影响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2分)
(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2分)
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1)根据材料,比较两者观点的异同。
时期 |
人物 |
主张 |
6世纪 |
查士丁尼 (东罗马帝国皇帝) |
各民族一体遵守的自然法是上帝神意制定的,因此是始终固定不变的。 |
13世纪 |
阿奎那 (意大利神学家) |
自然法和人法都受永恒法的支配,永恒法是上帝的意志。 |
17世纪 早期 |
格老修斯 (荷兰思想家) |
自然法之母就是人性,社会交往的感情就产生于此,并非由于其他的缘故。 |
17世纪 晚期 |
洛克 (英国思想家) |
自然法的内容是人们都有保护自身生命、健康、自由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如受到侵犯,就有报复、反抗的权利。 |
18世纪 |
卢梭 (法国思想家) |
国家制定的法律起源于社会契约,它是人民公意的体现。实行这种法律也即实行人人平等。 |
(2)阅读上表,分阶段概括西方人对于自然法的认识。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各个阶段产生这种认识的社会背景。
清前期修订的《大清律》一直沿用到近代。该律法的特点是以官僚机构组织法和刑法为核心。其内容包括行刑、户律(田宅、婚姻等)、兵律(军政、邮驿等)、刑律(人命、盗贼、斗殴等)、工律(河防等)。在施行中,由地方行政机构行使判决权。1905年起,沈家本等人修订、编纂了《大清民律草案》、《大清商律草案》、《民事诉讼律草案》和《刑事诉讼律草案》等。新刑律采用西方近代刑法典的体例,取消了适用刑罚上的等级制度。民国初年,伍廷芳提出“视一国之文明与否,需视其司法能独立与否,并其执法廉明与否。”他草拟的“宪纲大旨”包括保护基本人权等内容。在实践中,他坚决反对上海当局不通过法律程序随意捕捉人犯的行径,并推动中国第一次实行陪审团参与审判。他致力于普及现代法律观念,塑造司法新形象,并希望收回外国人在华的法律特权。
(3)结合所学,解读从清前期到民国初年中国法律的变化历程。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在西方思想史上,出现过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在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萌芽、复兴、成熟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孕育出一个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该学派不朽的名言。
材料二 14世纪时,意大利人对古希腊罗马文化非常热爱,……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三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材料四 14到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是他们的代表;我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武以及王夫之。欧洲的启蒙运动成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化迈进;而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智者学派名言的认识。
(2)材料二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试分析上述现象的实质。
(3)列举材料三启蒙运动中法国的三位代表人物及各自的主张。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的新思想不能像欧洲的思想潮流那样对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天论》
材料二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三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这一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在认识人与万物(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有什么不同?应该如何看待材料二的观点?(8分 )
(3)概括材料三体现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
(4)三则材料共同揭示了什么?针对当今国际局势的动荡,人类应该怎么办?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一时期希腊人的思想、创造、艺术都进入了一个高潮,……这种精神活动的领导及中心是雅典。因为30余年(公元前466年—公元前428年)中,雅典由一位朝气蓬勃思想自由的伯利克里统治着。他立志把被波斯人所蹂躏的城市在废墟中重建起来。雅典现存的名胜古迹中多数是这一次伟大重建的遗物。伯利克里不仅在物质上重建了雅典城,而且复兴了雅典的精神。他不仅召集建筑师和雕刻家,更与诗人、戏剧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好朋友。
——(美)H·G·威尔士《文明的溪流》
材料二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上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三 在教会的教父们的无数著作中有不少表面的矛盾甚至难解之处。我们崇拜他们的权威,不应使自己追求真理的努力停滞不前。……教父们会有错误是毫无疑问的。即使彼得,教徒中的名人,也曾隐入错误中;圣徒们永远不要人启发岂非错误;教父们自己并不相信他们或他们的同伙永远正确。……读所有这一类著作都要有充分的自由进行批判,而没有不加怀疑地接受的义务,否则一切研究的道路都要被阻塞,后人用以讨论语法和叙述中难题的优秀的智慧就要被剥夺。
——引自人文主义者阿贝《是与否》绪论提要
材料四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也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引自人文主义者皮阿《论人的尊严》
材料五 阿尔帕说:“……大多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彼特拉克说:“真正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引自《世界史·中古部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希腊在“精神”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分析其成因。
(2)材料一中所说的“纱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在意大利最先“烟消云散”?
(3)材料三、材料四和材料五,说明人文主义者极力反对的和提倡的内容。
(4)结合史实扼要评述人文主义思想的进步性。
历史早已证明,伟大的民族实践与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人物,使过去不可能发挥的天才发挥出来。
“伯里克利”“民主政治”“希腊文明”“希腊先哲”
(1)请你依据这些关键词,把这则历史短文写完整。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10字以内。
材料二 “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被钉在悬崖绝壁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秃鹫啄食我的肉。是的,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献给法兰西;火种已经上升…到原来的地方,我却一直被钉在这里!……我无物遗留给我的儿子,我只有把我的威名留给他。
(2)拿破仑贡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什么?他“被钉在悬崖绝壁上”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三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材料四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五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六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1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请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例分析材料二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概括材料三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
(3)归纳材料四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4)材料五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5)据材料六,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普罗塔戈拉对神持何态度?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
(3)依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精神,也不能没有艺术精神,更不能没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提倡一种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崇尚知识和理性的非神学的世俗文化。其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周国平教授在国家行政学院的讲演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说人文精神起源于古代希腊,你的依据是什么?
(2)14-18世纪的西欧,兴起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它们是怎样一步步推动着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的?
(3)在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中,有的思想家提出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具体构想,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请举两个事例加以说明(必需有一个是中国史的)
儿童教育的发展历程能够客观的反映某些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的教育方法是讲求民主和教育个别化;雅典的教育虽然民主,但雅典社会却有重男轻女的习俗,以至于很不重视女子的教育。
——摘编自《幼儿教育课程模式之理论发展》
材料二 卢梭认为儿童是分阶段发展的,他从儿童的独特视角提出了自然人概念。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自然教育”就是“针对专制制度下的社会及其戕害人性的教育所发出的挑战。
——摘编自甘忠梅《卢梭<爱弥儿>中的全新教育理念及其当代意义》
材料三 我国某时期的《幼儿园暂行规程》(下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雅典儿童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3)阅读材料三,推断该史料可能出自哪一时期?概括指出你从中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这种对赎罪券的荒谬宣传,使得那些有学问的人,对于保持大家对教皇的尊敬,也确实感到困难。对于俗人的怀疑和非难又是难以解答。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请回答:
(1)普罗泰格拉属于什么运动(或学派)的代表人物?材料一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2)材料二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由谁引发?该运动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柏拉图认为)他的出名,主要的是由于他的学说,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个学说被人理解为指的是每个人都是万物的尺度,于是人们意见分歧是:就没有可以依据的客观真理可以说哪个对、哪个错。这个学说本质上是怀疑主义的。
——罗素《西方哲学史》
(1)材料一文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的学说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何地位?
材料二: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就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勒纳《西方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核心和追求目标的角度来看,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比有哪些发展变化?(8分)
材料三: 夫卢梭诸大哲之微言大义,为起死回生之灵药,反魄还魂之宝方。金丹换骨,刀圭奏效,法美文明之胚胎,皆基于是。我祖国今日病矣,死矣,岂不欲食灵药投宝方而生乎?苟其欲之,则吾执卢梭诸大哲之宝幡,以招展于我神州土。
——-摘自邹容《革命军》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试分析西方启蒙思想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想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应当应用自然的秉赋和实践;此外还要从少年时就开始学习。”
——古希腊某哲学家
材料二 “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雅典城市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
材料三 “美德即知识。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
(1)材料一体现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思想?这一思想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2)材料一中所涉及的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学派的主张有何局限性?
(3)材料二、三体现了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4)在当时思想家的眼中,优秀的人具备的必要素质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智者学派中的)另一些人则把自然与法律对立起来,强调自然(注:这里指“人的本性”)是不可抗拒的……因此,他们要求废弃约束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建立起与自然相符的法律和习俗。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材料二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即知识”(或“道德即知识”)。其涵义是,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
材料三 康德认为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法则协调一致。所以,法律是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法律与道德的不同在于:道德是内在的、自觉的,它推动人们应该这样行动;法律是外在的、强制的、它限制人们去做某事。法律的完善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康德希望建立一个在法律之下的个人与他人具有同样自由的统一的政治制度。然而,这个理想制度不是通过直接的政治实践,而是通过道德的不断完善来实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智者学派中的这些人的观点有何局限性?
(2)据材料二、三,比较康德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个人自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