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源流》一书中写道:“希腊哲学与宗教的联系最不紧密,可以说是与神话世界观相决裂的产物。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依照其本性而变化,并不受外在的神的任意支配。”这段话说明
A.古希腊哲学旨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
B.古希腊哲学与民主政治息息相关 |
C.古希腊哲学完全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
D.古希腊哲学从一开始就具有科学精神 |
《论法的精神》:“古代哲学的各种流派,可看做是一种宗教,其中没有一个流派的道义比斯多亚学派的道义更有益于人类,更适宜培养善人。”作者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斯多亚学派第一次( )
A.将西欧人从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 |
B.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
C.论证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
D.促成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观点与该句最为契合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 |
C.“美德即知识” |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
幸福是一个伦理概念,有学者称“基督徒们要尽千辛万苦追求的幸福不过是一种疯狂和愚蠢而已,我实在看不出你们为什么把一个按照自己身份、教育、本性而生活的人称为不幸。”这是哪一时期学者的观点( )
A.希腊智者运动时期 | B.文艺复兴时期 |
C.宗教改革运动时期 | D.启蒙运动时期 |
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出现三个享有世界声誉的三大悲剧家,他们都善于从传统的神话中寻取戏剧的题材,从观众所熟悉的故事中,体现存在于现实生活里面的思想感情上的激烈矛盾,以及由于这些矛盾而导致的不幸的遭遇。根据材料可推测这三大悲剧家的作品成功之处在于( )
A.顺应了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 |
B.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宗教情绪 |
C.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 |
D.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这段话主要体现
A.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观点 |
B.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主张 |
C.宗教改革权至上的思想 |
D.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精神 |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东西方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诸多思想流派。下列思想家与所属流派对应正确的是
①苏格拉底—智者学派 ②芝诺—斯多亚学派 ③商鞅—法家 ④孟子—儒家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有重大突破的“轴心时代”,同时期的许多杰出思想家,虽然互不知晓,但是他们思考的问题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下列属于在当时中国和希腊都出现过的思想观点是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主张顺应自然 ③重视人的道德修养 ④“天理”是世界的本原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可见
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
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
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
D.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 |
战国时期中国的纵横家善于游说,使国君采纳建议;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却善于演讲和辩论,使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这种修辞差异
A.由地理环境决定 | B.与两者不同的政治制度有关 |
C.由经济形态决定 | D.与两者文明程度的高低有关 |
“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的高贵”是一句西方名言,与这句名言有同样价值取向的是( )
A.“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
B.“人为善,人恒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 |
C.“人的命运主要由他自己创造的” |
D.“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
智者学派是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雅典民众的思想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
B.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
C.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
D.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
古希腊一则寓言:“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 有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朋友熊坐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蚊蝇。有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 不离去。熊被激怒了,当这只苍蝇再次落在隐士的头上时,熊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了下去……,”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
A.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导致了极端个人主义 |
B.世间上根本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
C.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
D.道德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无知是导致罪恶之因 |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
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
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