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罗斯福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我准备在宪法所赋予我的职责范围内,提出在一个危难的世界中,一个危难的民族所需要采取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是我在宪法权限之内力求迅速实施的”。“这些措施”指的是(    )  
①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②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
③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④推行以工代赈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后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三者一致的表现在于(    )

A.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尽量避免国有化的形式而力图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C.集中全国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
D.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用“殊途同归”四个字来形容胡佛和罗斯福的执政,对“同归”理解正确的是(  )

A.维护政府的经济职能 B.维护各自政党利益
C.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D.维护全体公民利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伯顿·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下列各项中能为作者的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

A.政府财政赤字加剧 B.金融市场被扰乱
C.失业人口增多 D.民主制度遭破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9年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28%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3%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差表现”也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下列对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主要指实施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②新政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争议
③争议源于不同阶层自身的利益和认知水平
④新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使美国彻底摆脱了这场危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历史学家洛克腾堡说:“1933至1938年这六年,标志着美国制度上的巨变”。“制度上的巨变”主要表现是(   )

A.实行计划经济 B.普遍推行国有化
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社会福利成为公民权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面对大萧条,罗斯福总统于1933年3月4日发表了“无所畏惧”的就职演说,领导美国渡过大萧条时期。他给美国人应付危机的良方是(    )

A.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B.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干预政策
C.控制货币发行量经济政策
D.以供给创造需求经济政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      )

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
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
D.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9月11日《中国日报》报道:在昨天的竞选演说中,奥巴马总统自比为当年的罗斯福总统,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在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中,既限制了盲目扩大生产,又缓和了阶级矛盾的措施是(     )

A.整顿金融体系 B.通过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斯福动情地指出,“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只有愚蠢的乐天派才能否认眼前的暗淡现实”。材料反映出

A.经济危机造成大量工人农民失业
B.罗斯福正视美国经济严峻的现实
C.美国社会矛盾尖锐,革命一触即发
D.罗斯福已找到应对经济危机的方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政府对战后世界安排的一些设想,如强调大国合作、建立联合国、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及推行使美国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等。斯大林为苏联确定战后的战略目标时将巩固战争期间取得的胜利果实(包括苏联控制的地盘)、确保国家安全置于优先地位,同时积极谋求扩大苏联的势力及影响。材料表明

A.美国积极推行主宰世界的世界主义方针
B.苏联力求巩固胜利果实,保障国家安全
C.美苏积极谋求扩大本国实力和世界地位
D.两极格局的形成是战后历史发展的必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5年,学者马星野评价新政时说:“如果我们拿社会主义做经济演进必趋的阶段,则美国的蓝鹰运动,是向前进半步,倒退两步。如果我们假定认为维持资本主义的安定,是目前最迫切的要求,则美国两年来的努力以赴,……像孙悟空翻了多少筋斗,依旧留在不安定,恐慌,失望的手掌上面。”该评价反映出

A.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巨大 B.新政缺少整体的规划
C.新政未能解决根本的制度缺陷 D.对新政评价全面客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斯福政府先后颁布《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动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等。此举是为了(   )

A.推行凯恩斯主义,改变发展模式 B.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经济结构
C.强化政府职能,实行混合经济 D.保障有效需求,稳定经济运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二十二年学者张素民提出:“……我以为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早已过去,本世纪各国的资本主义,都是“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所谓节制的资本主义,即一切经济事业,受政府的节制或限制,甚或由政府自办,这与亚当斯密之自由放任政策完全相反。……换句话说,即是统制经济。中国今日之觋代化,宜急起直追,努力进行,决非私人资本所能办到。”下列说法与材料主张不相符的是    (    )

A.实行统制经济发展模式
B.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C.大力发展官僚资本主义以求取现代化
D.避免西方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弊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斯福在1933年3月对公众的讲演中说:“我们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中有个比货币、比黄金都要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公众的信心。你们必须坚定信念,不能被传言和猜疑打垮……。”其中人们的“猜疑”主要是(  )

A.新政府自由放任能否摆脱金融困境 B.国家以工代赈是否能够刺激消费和生产
C.国家实行金本位制可否刺激出口 D.国家整顿银行能否恢复银行信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罗斯福新政的影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