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
A.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B.宋朝商品经济发展 |
C.徽商有超前的经商理念 | D.商人地位的提高 |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
A.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
B.牛耕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
C.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
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
“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三洋;五丝八丝广段好,银钱堆满十三行”,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这种机构的设置反映了当时我国的经济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 B.重商主义 | C.“朝贡”贸易 | D.海外殖民 |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认为古代政府的抑商政策,“名为抑商,实为抑民间之商而重政府之‘商’”。下列最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秦国禁止弃农经商 | B.西汉盐铁官营政策 |
C.唐朝限制商人科举 | D.明清御用官窑瓷器 |
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唐宋时期,政府不仅不排斥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相反,把手工业者和商人纳入国家专卖制度中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国家只在批发环节上控制商品经营;明清时期,国家对盐实行专卖,其他商品都可以自由经营。材料反映出( )
A.政府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政策 |
B.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严格管理 |
C.民间贸易完全突破了官府的限制 |
D.政府对工商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调整 |
《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十一月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太和五年(公元831年)七月,左右巡使奏:‘……不合(不应当)辄向街开门户,悉令闭塞。’”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严格限制州县城市的商品交易 |
B.导致农村集市贸易无从发展 |
C.严格控制城市里坊与市的界限 |
D.抑商政策导致商业发展停滞 |
学者许倬云说,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待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②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
③“安土重迁”的思想 ④重视农业的观念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中国古代大多数封建王朝执行并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 B.保证赋税的征收和力役的征派 |
C.确保社会稳定有序 | D.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
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B.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
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 | D.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
“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州一而蜀次之也。”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唐朝重农抑商的政策加强 | 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
C.盐铁经营促进了扬州城市发展 | D.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扬州经济的繁荣 |
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下令禁止人民前往南洋贸易。一位学者曾经指出:“沿海居民……深知水性,惯船务之舵工。水手不能胜任担负重物,以谋得一朝之食。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这位学者认为海禁造成( )
A.国家海防力量有所增强; | B.科技发展逐渐停滞 |
C.政府无法掌握国际变化; | D.人民就业机会缩减 |
《后汉书•王符传》:“举俗舍本农,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务本者少,游食者众。”面对此情况,统治者应该采取( )
A.闭关锁国政策 | B.重农抑商政策 |
C.中央集权制度 | D.郡国并行制度 |
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时势”指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
B.“隔绝于世”表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C.“安于现状”说明了农耕经济的繁荣 |
D.中国已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
清初实行抑商、海禁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
①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使封建经济长期延续,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③成为中国与世界隔绝,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
④加快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